“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伏羲芥子書 > 第二章 赤崖堡其事

第二章 赤崖堡其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超級圓夢製造商 我在忍界拉刀光 霸寵田園:潑辣小娘子 人已穿越,分身末日求生 庭院深深春欲晚 極品囂張三小姐 御靈殿 帶著廢物徒弟統一仙界 香江小警花繼承豪門幼崽後 蜜寵田園:山裡漢強寵辣妻 封存的絕密檔案 崩壞的重生路 [娛樂圈]從漫畫家到頂級編劇 無限世界降臨全球 分身諸天之我靠我自己 快穿有孕:帝尊,夫人她帶球跑了! 前路繁星 往日黎明 重生拒絕舔青梅,撿到社恐小富婆 嗚嗚都是我自願吃的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霜月的秋色正至濃時,赤崖堡外卻盡是一片蕭瑟光景,衣衫襤褸的荒民三兩成行,在斑駁的大地上相互攙扶,形如枯槁,目色黯淡。

從盤古開天闢地至今,在這片上當辰極下正地心的神州沃土上,華夏文明以無為做本,綻放出無數如星空般璀璨的文明,光鮮賡續,可晉國風光卻暌不如前,如此處般令人不禁潸然的景象,縱是相距不遠的要城揚州也已如尋常。

遊蕩之民,是往日晉人對外族的蔑稱,如今神州卻因遊蕩殖民而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亂,高地匈奴、鮮卑,以及羯、羌紛紛在中土建立勢力,憑借與自然共生的純粹武力,他們輕易擊潰了令晉人傾心的詩賦音律、酒辭、玄學這些如鏡花水月般虛無的意境,並最終壯大到足以撼動華夏一族在此延續千年的文明軌跡,數不盡的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循著皇族的足跡向江南遷徙,一路哀歌。

皇族帶走了軍隊和百姓,卻帶不走沃野千裡的山川、河流以及璀璨的文明遺骸,諸如宏偉的宮城、無垠的田疇,這些無主的財富加劇了遊蕩之民的爭執,弱小的勢力逐漸消逝於歷史,龐大的勢力愈加鋒芒畢現,先是來自雪原的匈奴首領丘林圖蘭憑借其卓異的武力和權謀在中原完成族群統一,並在嚴酷的沙塵之地建立起熾熱的九黎之國。

隨後,從極北遠路而至的鮮卑一族將部族版圖刻畫到遼東的積雪之地,慕容皝以燕京為皇城,建立起如冰鑄般的大燕之國。

羯人在羯皇石勒的活躍下擺脫匈奴縛束,並在位於晉國西北的黑巖之地建國天烏,以鈺都為核,締造了令舉世矚目的黑城。

自稱炎帝遺裔的羌族,在其首領沴荼蘼帶領下以醴原為都,在滇中蒸鬱之地建立大秦之國。

遊蕩之民生長繁茂,原先作為宗主的晉國卻被迫屈居江南,華夏一族賢能無不悲慟哀悼,晉王年幼,能力有限,以往昔律法管制地方顯然不切實際,為緩解內部矛盾,晉王在桓、謝以及江東李氏等名門協助和推動下開始著力複興。

晉民被他們繁衍自昆侖山的先人賦予了智慧與勤勉的美德,他們精通加工鑄造,精於貿易,無論從古還是至今,他們皆只缺少一個明晰的方向與平等的規則而已,所以在晉王貫徹決心後,舉國努力很快讓晉國重新煥發生機,只可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的努力最終還是敗給了江南溫存的和風與由來迂久的腐朽。

同時,皇室對絡繹不絕的北伐呼聲亦置若罔聞,晉帝將心意昭知天下,顯然他並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覺悟,如若皇族都已失去氣概,又憑何要求庶民愛國?此外,晉帝和幾位家族魁首以及朝中重臣的關系也愈漸微妙,晉帝既需要仰仗他們的威望和能力,又要處處提防,他深怕有人因北伐建功,進而危及自己本就搖搖欲墜的政權,可是就在他錙銖必較的過程中反倒更將自身平庸展露無遺。

北伐擱置,國內怨聲載道,晉帝索性效仿前朝,提出輕徭薄賦的方針好讓百姓休養生息,針對百姓的賦稅的確降低了,因為百姓早已窮困潦倒,也就只得承擔徭役。

來自庶民的矛盾得以緩解,長江天塹和巴東鐵壁也阻絕了遊蕩之民挺近的腳步,晉帝喜不勝喜,然而無形的威脅依舊如附骨之疽,諸如朝野腐朽,宗族間看似和睦的糾葛,持續從江北洶湧而來的流民,以及隨之誕生的饑荒、混亂。

若是說前兩者是晉國衰敗的致病因,那後者無遺加重了病危的速度,大批流民帶來貧窮,帶來疫疾,讓豐富的物産顯得匱乏,讓空有餘力的人淪為歹徒,讓不安定的種子萌發為混亂,晉帝只好下令要求各地設立僑郡安置災民,然而杯水車薪,就在晉帝決定向流民徵收客居稅不久,即有冉閔揭竿而起,自稱為天命乞活軍。

乞活軍宗旨明晰,不為財帛,只為生路,義軍所到之處,流民聞風而起,世道使然,冉閔霎時聚集起龐大勢力。

冉閔家宗顯赫,先前曾於晉國為官,起兵後又數次上書建業祈求正名,可晉帝卻稱其為卑賤刁民,不予理睬,直至乞活軍強大到足以驚擾晉帝清夢時,他才終於有所反應,一紙諭令,由驛使發往各地,內容竟是要駐軍剿殺亂軍。

晉帝的做法最終釀成大敵當前卻同胞自戕的悲劇,不過這也不難理解,一位君王或許能忍受外族入侵甚至霸淩,但卻絕難容忍轄境內有另一個握有統治或話語權的勢力存在,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就此拉開帷幕,因為晉國怯懦才流離失所的難民,反倒被晉國以流離失所治罪,孱弱者紛紛死於饑荒或官兵錯殺,體壯者被逼鋌而走險,或落草,或追隨乞活軍。

混亂局勢下各地豪紳也借機趕走鄉官,形成一種奇特的塢堡勢力,它們自給自足,擁有獨立的武裝力量,在晉國轄下卻又拒絕遵從地方管制,比如位於揚州附近的赤崖堡,就是其中之一。

赤崖堡依著赤水河,最初只是幾幢能為過往驛使提供食宿的木頭板屋,得益於通達的交通和赤水河豐富的漁獲,漸漸吸引來不少開荒的農戶,有了勤懇作業的祖輩,隨著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簡陋的木頭板屋最終發展成一座聚居的村落。

數十年前當遊蕩之民的鐵蹄首次踏入中土時,赤崖堡被多次毀於戰火,直至數年前由衙署親自主持翻建,晉國本意是希望在戰事爆發時,能以此作為揚州烽火前哨,所以工匠不吝物資,以精湛技術築起高聳的烽火雲臺和以棧道相銜的城防工事,先前黃土夯實可以任人踐踏的低矮城牆如今也升級成由青石板砌起的堅固城壁,如星羅密佈般的射擊孔向外昭示出用意彰彰的戰備意識,勢必將讓心懷不軌的入侵者望而卻步。

但赤崖堡畢竟方圓有限,在趕走晉國鄉官後,連部曲私兵算在內也不過四五百戶人,堡中大部分村民都是趙氏宗親,依靠田圃和水産自給自足,偶爾還會將餘出的口糧對外貿易,而今日,恰好正是赤崖堡開商的日子。

拂曉,晨起的曦光把半邊天色都染成動人的堇紫,層疊的雲翳在西方投下厚重暗影,天穹下的光景依舊清冷靜謐,卻已有零星商販出了早市,大多是遠近農人,挑著油鹽或編織物趕早過來,期望能與赤崖堡中住民換些漁産糧食,輕細的喧囂驚擾了不遠處青石城垣下蜷縮成團的陰影,他們逐漸舒展,原來是一群衣衫襤褸的乞丐。

城門直至日光映亮遠近的盈盈秋色後才緩慢開啟,幾名端著刀的守衛靜默地立於城垣之上,警惕的目光不時在人群中游弋,幾個年輕兵丁從城門中踱出,最先兩個端著漆色斑駁的長槍,此時堡外已聚滿人群。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昭絮錄 師弟,求求你饒了我吧!葉辰凱瑟琳 農家發財路 葉少別後悔 影帝夫人今天作妖了嗎 人皇仙妃:撿個王爺做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