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得醬黃醬黃的平菇上淋著盈潤的湯汁,入口水潤軟嫩,牙齒輕輕一咬,立刻有湯汁爆了出來。
鮮濃的汁水滑過唇齒,細膩滑嫩的平菇在牙齒的碾壓下,逐漸溢位蘑菇特有的鮮醇,其間還隱隱套著豆腐香。整個平菇香滑爆汁,鮮醇可口,食之只讓人唇頰留芳,回味無窮。
袁如珠滿意地點點頭。旁邊小夏和小秋眼睛亮晶晶的,“好吃,比肉還好吃!”
吳桂芳跟著道:“是要比肉還燒得香哩!”
李長貴吃得滿嘴流汁,“對!”
“要是喜歡吃,晚上還做。”袁如珠夾起一塊豆腐,放進米飯裡,然後用勺子一點一點碾碎豆腐。豆腐沫與米飯攪拌攪拌,再舀一勺平菇燒豆腐裡的湯汁攪拌攪拌。
醬黃的湯汁滲進剔透的米飯裡後,袁如珠淺嘗一口。香滑的豆腐沫與香糯的米飯伴著湯汁在口腔裡回蕩,多咀嚼幾下,能咀嚼出菌菇的鮮味。整個豆腐拌飯鮮鹹入味,吃起來尤其開胃。
吳桂芳也學著袁如珠將豆腐碾進米飯裡,吃了幾口後,她說:“拌飯吃也香,珠珠蒸的米飯比我蒸的香。”
珠珠蒸的米飯軟硬適度,香糯彈牙,口感極好,吳桂芳沒吃過蒸得這麼好吃的米飯,她問:“米飯咋蒸的這麼香的?”
“蒸米飯前我先把米泡了十多分鐘,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顏色透亮,吃起來也香潤。”
“那咱以後都泡了再蒸。”李長貴直往嘴裡扒飯,隨後又去添飯。
熱騰騰的香氣裡,一家人埋頭苦吃,很快平菇燒豆腐被吃得幹幹淨淨,鍋裡的米飯也吃得幹幹淨淨。
袁如珠打了個飽嗝,休息片刻後去灶屋繼續練廚。
下午一點半,家裡安安靜靜的,都在午睡。袁如珠放好砧板菜刀,走出灶屋。
院子裡微風陣陣,樹葉和瓜藤細細搖曳,養得肥肥的小雞和小鴨趴在瓜藤下睡覺,見袁如珠走出來,小雞小鴨瞥瞥她,然後繼續睡。
袁如珠走出院子,關好籬笆門,沿著小道開始跑步。汗珠沿著身上的肥肉滴落而下,她用鼻子吸氣,不多久抵達村東。
村東的岔公路邊上,佇立著一座破舊的茶館。粗壯的老槐樹站在屋前,用身體遮擋住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陽光,屋子隱沒在樹葉陰影裡。
袁如珠打量幾下破舊的茶館,視線一挪,掃過公路兩邊拉著的橫幅。
沾滿灰塵的紅色橫幅大約年代已久,有些褪色,上面依稀寫著:不甘貧窮,奮力脫貧,清河是我家,脫貧靠大家。
據說清河村實施脫貧致富計劃實施了好多年,然而村子仍未脫貧,依舊是貧困村。
“桂芳外甥女?”
一道聲音倏然傳到耳邊,袁如珠循聲望去。前方,扛著一大捆幹柴的老王嬸沿著公路走了過來。
沉重的幹柴壓得她背脊佝僂,汗水浸濕她洗得發白的衣服,她放下幹柴,擦擦汗,說:“桂芳外甥女,你咋到這兒來了?”
“跑步呢。”
老王嬸從兜裡掏出兩個大桃子,遞給袁如珠,說:“山上摘的,可甜嘞。”
“不用不用,您自己吃吧。”
“我還有,你拿去吃。”老王嬸扛起幹柴,繼續往前走。袁如珠立刻上前,“我幫您。”
老王嬸笑著揮揮手,“前邊兒就到家了,不用你幫忙。”
目送老王嬸的背影遠去,袁如珠低頭看了看手裡飽滿紅豔的的桃子。桃子上還有水珠,大概是洗過的。
凝視著紅桃,袁如珠想,村裡的人雖然都挺窮,但人都挺不錯的。
她啃了一口桃子,桃子肉白中透粉,清甜可口,一口下去,滿嘴都是甜津津的。
啃著香甜的桃子,袁如珠再次望向橫幅,低聲輕喃:“脫貧致富靠大家……”
作者有話說:
珠珠要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啦!大家吃過平菇燒豆腐嗎?香滑爆汁的平菇燒豆腐巨巨巨好吃!
ps:我的完結美食文快去看呀:禦廚的小飯館[美食],開局一個路邊攤[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