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袁志先生的那個觀點,劇本和編劇沒有那麼重要,我只想說,完全是扯淡!”
葉秋一上來就毫不客氣地否決了袁志的話。
臺下的編劇們一個個都笑了,而袁志的臉色卻是刷的一下變得難看無比,如果是其他人說這話,他根本不會在意,可是葉秋是誰?他的話,卻是根本讓人無法反駁。
因為你袁志是足夠成功了,可是那也要看跟誰比,如果和現場的大多數編劇比,那麼的確如此,可是如果和葉秋比,那還是算了吧,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在袁志心裡,此刻葉秋就是大魔王,就是大反派。
葉秋卻不以為意,笑著說道:“我記得網路上流傳著一個觀點‘好萊塢電影就知道靠堆錢,就知道高科技與視覺效果,完全沒劇本!’”
“此話最早誰先提出的,無從考證,但後來繼續去這麼說的人,卻絕不在少數,也這句話更不是隻說過一天兩天。而使令人驚奇的是隨著一些學院派電影人對此的盲目推崇與北美電影人對此的長期沉默,外加好萊塢爛片的逐漸增多,年複一年,日複一日,日積月累,此觀點反卻如真理般根深締固,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事實上,包括在場的諸位,怕是也有一些人抱有這種想法,憑心而談,這句話中是不是存在著一種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的不良心理,亦包含著對好萊塢電影的徹底的鄙視與否定。可如此一來,也可引發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看不起好萊塢電影?或者這麼說吧,我們有什麼資格去看不起好萊塢電影?”
“其實不僅僅好萊塢電影,一些國內的商業大片,比如我點金影視出品的《變形金剛》《鋼鐵俠》等等,也有不少人說劇情空洞,俗套。”
“我不是唯成功論者,但是不客氣地說一句,我們華國的很多編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總是抱著一種排斥成功者的心理,這樣的想法,只會讓人故步自封,無法進步。”
“早在百年前的人都知道,師夷長技以制夷,好萊塢電影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優點更多,或者說他們更懂市場,更重視市場。”
“當然,不是所有的好萊塢電影模式都適用於我們華國,比如袁先生推崇的好萊塢的劇本流水線作業。”
“那麼反過來,就因為好萊塢流行的劇本流水線作業,就說編劇不重要,就說原創不重要,創新不重要,同樣是扯淡。”
“現如今,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有人說創新的餘地越來越窄,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是不代表創新不重要。”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偶像劇流行的時候,很多人也罵過,可是它就是有市場,這是市場的選擇,但是問題在於,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觀眾的口味也是在不斷的變化著的。”
“在我看來,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永久的,偶像劇流行過,但是現在呢?是不是過時了?沒有內容的綜藝大電影,流行過,但是同樣的現在呢?ip+小鮮肉模式,褒貶如何我們不談,但是同樣的它也要遵循市場的規律,任何一種東西,看的久了,看的多了,都會審美疲勞。”
“唯獨不會過時的就是創新,創新!這裡指的創新不是隻拋棄過往的東西,而是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有人說出奇制勝只能是一時的無法長久,可是事實上出奇制勝,一次是出奇,到了第二次,那就已經不是出奇了,那麼無法制勝是不是很正常?”
“比如偶像劇,真的完全過時了嗎?未必吧?美帝的幾部當紅的吸血鬼題材的劇集,在北美,在我們華國都有著很高的收視群,可是其實歸根結底來說,它們還是偶像劇,只是在偶像劇的基礎上,新增了吸血鬼,狼人等等元素,在我看來這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