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是一愣。
艾琳這才不急不緩地出言解釋:“別這幅神情,你拿到了眼球吊墜,上面寫著阿胡拉·馬茲達的名字,算是不是?”
伊拉拉尋思一圈,幾乎與歇洛克同時出言:“其他的吊墜,寫的不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名字。”
只有如此,伊拉拉才會開口就暴露了資訊。
“光輝學派信仰的不是阿胡拉·馬茲達,而是火本身,”艾琳解釋,“格雷福斯認為火帶來了光明、文明,也會指引人類未來的道路。”
這倒是和格雷福斯同伊拉拉說的一樣。
“學派相信火是有意識的,”艾琳繼續道,“為了與人類溝通,會化作人類能理解的神明,或者先知。而人類又透過眼睛去尋覓火焰,所以每一枚眼球吊墜,都象徵著火曾經化作的先知,誰拿著這枚吊墜,就能得到火的指引和意志。”
艾琳好聽的話音落地,歇洛克和華生同時“哈”了一聲。
“一名科學家,”華生醫生既感到好笑,又難以置信,“怎會相信這種傳說故事?”
聽起來槽點很多,但自古以來,類似的事情還少嗎。科學家最終步入神學懷抱的情況屢見不鮮,連牛頓都信了上帝呢。更別提穿越之前,伊拉拉也有不少朋友走了學術道路,讀博讀到恨不得要皈依宗教。
艾琳也是難以理解,她揉了揉額角:“我也不懂,但奧匈的貴族們信了。”
伊拉拉:“他們想幹什麼?”
“格雷福斯宣稱,他熟讀經典,走遍整個世界,從各地調查、從自己的實驗中聆聽到了火的指引,只要集齊三枚眼球吊墜,他就能與火直接溝通,從火中得到想要的未來,”艾琳說著自己也覺得好笑,“我也不知道格雷福斯怎麼說服了貴族們,總之,他得到了來自帝國的資助。”
歇洛克開口:“帝國想從格雷福斯手中拿到什麼?”
艾琳:“據說是兵器,我不太懂,說是火焰能滌蕩所有威脅,包括來自英國的。”
伊拉拉:“……”
這麼一說,她倒是明白動機了。
戰爭不是一日爆發的,尤其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這般規模。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前,歐洲各國的社會矛盾就累積重重。
英國和德奧因帝國主義的利益糾紛,早就在進行軍備競賽。
而現在,格雷福斯宣稱自己能拿到一種滌蕩威脅的兵器——他還是名英國人。為了不讓競爭對手佔據上風,奧匈帝國選擇資助他,似乎也合情合理。
就是伊拉拉也很想笑。
什麼好萊塢電影般的情節!正常人誰會信這個呀。
然而現實就是比電影還要不符合邏輯,換個角度想,正常人也不會去做政治家、更不會引發戰爭。
以及,從這個角度想……
“格雷福斯沒多少時間,”伊拉拉開口,“不止因為罷工,還有來自奧匈帝國的壓力。”
艾琳點了點頭:“就算不管奧匈帝國,白磷禁令也是一個懸在他頭頂的鍘刀。格雷福斯想要完成儀式,就需要大量的白磷。”
伊拉拉恍然。
怪不得他極力阻撓政府推進白磷禁令呢!
一是為了壓低火柴廠成本,二則他的儀式用得到!若是日後工廠改用更為安全可靠的紅磷,市面對白磷的需求量降低,他再購置白磷用以儀式,勢必會吸引各方注意力。
“據說祭壇就在格雷福斯莊園下方,”艾琳說,“但我無法確定,只是偶然間聽威廉曾經提及過。”
“還要用到白磷,他是想把自己的家業燒上天嗎。”華生忍不住點評。
而伊拉拉的思路卻往另外一個方向飄去。
因為火柴廠罷工,各方面的壓力推向格雷福斯,政府頒發白磷禁令是遲早的事。
他很著急,然而儀式進展卻很慢——三枚眼球吊墜,目前格雷福斯只有一枚,另外兩枚對他來說還下落不明呢。
伊拉拉看向艾琳:“儀式一定要三枚吊墜嗎,兩枚可不可以舉行?”
艾琳瞪大眼:“什麼?”
“隨便問問,”伊拉拉托腮,漫不經心地說,“格雷福斯若是狗急跳牆,保不齊會做出什麼事來。若這不是必要條件,誰知道會不會冒險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