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有期盼,時間就過得快。
去了三天後,姚家一行終於在五月十三這日回到清河縣了。
武大郎剛進門,迎兒替他接過包裹,迫不及待問:“怎樣了爹?”
武大笑著嗔怪:“你爹還水都沒吃上口哩!”
迎兒不好意思的笑笑,忙給他遞了一碗茶水,見他笑意,估摸著是接回姚翠蓮了。
“家裡沒生什麼事吧?”
迎兒點點頭,武大這才說起去陽谷縣的事來。
那日,八個人帶了婚書,緊趕慢趕花了一日功夫,到了陽谷縣城外找腳店歇了一夜,翌日趕早進城,才到翠蓮婆家,就沒見著人了。
丈夫才死了幾日呢,兒媳婦就被他們送去繡坊做活,本就哭得睜不開眼的姚翠蓮,被工頭催著夜以繼日趕工,眼睛早腫得沒人樣了,見到孃家人的那一刻,險些哭暈過去。
因姚家去的人多,又拿了婚書,都說初嫁從親,再嫁從身,姚翠蓮打死也不肯再在陽谷縣當牛做馬,鬧著非和離不可……雖沒到“再嫁”的地步,但寡婦歸家,就是縣老爹也管不了啊。
只是,那家人也叫來了族裡幾十個男子漢,扣下了她的嫁妝,連衣裳也不許帶走一件。
但姚二郎既想好了要接她回來,哪裡會在意那點子東西?唯恐夜長夢多橫生枝節,痛痛快快解了婚書,放了鞭炮就馬不停蹄往清河縣趕了。
武大深深的嘆了口氣,望著迎兒憂愁不已。
“爹到底咋了?”
“迎兒啊,要是……都怪爹沒本事,沒給你個兄弟姊妹,日後俺不在了,你要受了欺負,哪個替你爭那口氣?”
想到上輩子在婆家的日子,迎兒也不禁悲從中來,這輩子,她決計不會再嫁人!
“爹你擔心這個幹嘛?俺還有重要的事哩,你來看看這是啥。”說著領他進廚房,揭開蒸籠蓋。
只見上頭紅的,綠的,黃的三色炊餅各有七八個。說“炊餅”又不是他家常做的炊餅,才往常的三分之一大,小巧別致,像一堆五顏六色的寶石,整齊有序的躺在竹編的蒸籠底上。
“你咋想起來吃這個了?咋不做大些?這小大,塞牙縫還不夠哩!”
轉瞬想到半年前閨女偷面吃的事來,就脫口而出:“可是她又罵你,不給你吃了?”他這幾日在外頭,最怕的就是金蓮又發作閨女。
迎兒心內一暖,笑著道:“哎呀,爹你想哪兒去啦?她現在可管不了你閨女,沒聽街坊說‘武家那閨女可潑了’麼?”
武大鬆了口氣,無奈的笑笑。
“爹你看這幾個炊餅如何?”
“看倒是好看,只是也忒花樣子了,塞牙縫都不夠哩!”
迎兒一笑,經了紅糖炊餅這事,他們家還沒有足夠的資本,沒法子保住自家炊餅的獨創性,況且點子太大眾化,旁人要模仿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若他們能將客人固定到某一種特定人群的話……只消動作快,打出牌子去,就不怕旁人模仿!
特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