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衛拉特 > 第六十節 歷久終獲釋 蓋棺論廷玉

第六十節 歷久終獲釋 蓋棺論廷玉 (第3/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說好的龍養我怎麼反過來了 還我威武 竹馬的情敵我收了 今天的血族也在搞事 被分手後怎麼挽留男朋友 星座的故事之天平座的故事 聽說他鬼氣繚繞 陸爺的小祖宗又撩又颯 指揮官:可以揍我,但先貼貼 救命!誰家捲毛小倉鼠被親懵了 鬥鯊 無限推理 無限遊戲主持人 春天見 春廷蒼海 死遁後,三界大佬都要我命 渣攻被反攻後陷入修羅場[快穿] 漂亮笨蛋只想做炮灰卻成了萬人迷 琴酒拋夫棄子之後 瓦利亞雲守今天也不想回家

於是乾隆應張廷玉之請,取消了他的配享資格。張廷玉費盡苦心要平安終老,不想處心積慮下,反而竹籃打水一場空。一併被處罰的還有軍機大臣汪由敦,被罰俸一年。不久後又遭彈劾,不得已“告老還鄉。”

連番遭受打擊的張廷玉,終於支援不住,一病不起,不久病故。

張廷玉病故,其身後事宜提上日程。重臣病故,蓋棺之論由禮部提議,由軍機定議交皇帝審核。禮部侍郎德保上奏疏稱:張廷玉身負皇恩,不求思過,但求私利。今其病故,著賞200兩紋銀治喪。

沒有開除一切處分、沒有諡號、沒有任何優容之辭,200兩治喪的紋銀尤其紮眼。這份奏疏逢迎乾隆之心太甚,顯得有些嚴苛了。何況死者為大,張廷玉畢竟是為清廷忠心耿耿服務40餘年的老臣。連與德保同為鄂黨的胡中藻都看不過去了,他建議言辭可以稍稍緩和一些。但領班軍機大臣尹繼善不置可否,把德保的摺子原封不動的呈遞乾隆。

乾隆看了看摺子,未作批示,把摺子交給禮部再議。

德保的摺子很快在官場引起震動:張廷玉乃三朝重臣,功勳卓眾,死後尚不得善終。他們這些普通官員,百年之後只怕會更是晚景悽涼,不禁紛紛皆有了唇亡齒寒之感。

很快就有禦史上書直言稱對於張廷玉過於苛刻,不利於彰顯大清以仁治國之宗旨。不久,又有摺子上達天聽,彈劾德保公報私仇。原來德保之前曾奉旨前往張廷玉老宅查封三朝皇帝封賞之物,他一併帶去的還有200兵丁。德保認為,張廷玉是三朝老臣,必定家財萬貫,他可以趁查抄封賞之名,行抄取家資之實,其中中飽私囊,自然不在話下。不想張廷玉為官多年,卻是十分清廉,家中只有些封賞之物,別無家資。抄家的兵丁們大為惱怒,一番打砸搶後,揚長而去,徒留“一地雞毛”。

乾隆皇帝看著這個奏摺,大為光火,命軍機大臣查明據實來奏。一查之下,果有其事,乾隆大罵德保,褫奪德保一切官爵,交部嚴議。

一併上達天聽的還有一個奏摺,只是被乾隆壓了下來。奏摺中稱德保是鄂黨,此番對張廷玉落井下石,是鄂黨對張廷玉的反攻倒算,附片中有德保與相關鄂黨關系的陳述。德保是鄂黨爪牙之事,乾隆心裡清楚,他只是認為尚未到連根拔起鄂黨之時,故壓下來了這個摺子。

張黨在乾隆的接連打擊下,已經銷聲匿跡。對於鄂黨的提防,乾隆從來不曾放鬆過。鄂爾泰雖死,餘孽猶存,乾隆在謹慎的考慮如何處置鄂黨流毒一事。

禮部再議結果,是開除張廷玉生前的一切處分,以其官職爵位依禮辦喪,並給與3千兩紋銀治喪。一併挑選了了幾個字作為張廷玉的諡號,交與乾隆圈定。

功勳著重的臣子死後,都會有皇帝欽定的諡號,以為榮譽。張廷玉位極人臣,自然以最為崇高的“文”字開頭,第二個字,禮部選了幾個字,分別是“正、和、端、恪”。乾隆忖度良久,覺得“正”字地位太高,張廷玉不配,而“端、恪”二字與張廷玉情勢不符,於是圈定了“和”字。

禮部奏摺當中,尤其令人側目的內容,是禮部排除非議,建議張廷玉入太廟。禮部奏摺上稱大清素以仁孝治天下,準許張廷玉入太廟,正是彰顯了聖上顧念老臣之功,不計前嫌,是為仁;尊崇皇考遺旨,是為孝。

乾隆帝思索半晌,自覺張廷玉三朝老臣,晚景悽涼,自己對張廷玉確實有些苛刻,於是照準禮部所請。

張廷玉,諡“文和”,配享太廟,算是蓋棺定論。

張黨曾經的旗手張廷玉,死後得以優容,曾經星散的張黨成員,自然會有所回報的。阿成與汪子相密議後不久,時任廣西巡撫衛哲治上書彈劾軍機大臣胡中藻,稱其任廣西學政時所出試題及與人倡和的詩文實屬悖逆。

原來胡中藻在外放廣西學政之時,意氣風發,寫過《堅磨生詩鈔》一詩,其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一句,廣西巡撫衛哲治說此句有含沙射影,諷喻朝政之嫌。

胡中藻欲哭無淚,他說這只是詩詞而已,一些詞句排布,只為平仄之需,別無他意。

劉統勳冷冷的說30多年前,戴名世的《南山集》,也只是講故事而已,亦別無他意。

胡中藻求救於領班軍機大臣尹繼善,尹繼善對於上次胡中藻擅動樞筆一事依舊耿耿於懷,不願相救。

而另外兩位軍機大臣雅爾哈善與傅恆,早就不與胡中藻為伍,自然不願幫襯他。

幾日後,即三月初,依軍機的建議,乾隆帝召叢集臣議胡中藻諷喻朝政一案。眾官員或者不滿胡中藻久已,或者已經被打點好了,或者看清楚了局勢,便紛紛陳述胡中藻悖逆之事。

最終,乾隆帝定論說:“加‘濁’字於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謂其悖逆詆訕怨望之處甚多。

刑部辦案迅速,三月中定案,月底即結案,胡中藻和其族人皆被處斬。胡中藻一案,禍及師友鄂爾泰,鄂爾泰雖已死,但其牌位也被撤出了賢良祠。

胡中藻被處斬的當天,萬人空巷,畢竟處斬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是數年難見之事。何況1個月前,胡中藻還曾以監斬官身份蒞臨菜市口,監斬戴哲成等一眾死囚。不曾想,如今,監斬反被斬,清晨大學士,暮夕刀下鬼,人生際遇變化之快,令人唏噓不已。

胡中藻被處斬,阿成沒有前往菜市口觀看。

他沒有大仇的報咬牙切齒的暢快之感,也沒有如釋重負的輕松之感。

“一把心腸論濁清”,以彼之道還治彼身,雖也光明磊落,但都是因言治罪,都是文字之獄,並不令人感到愉悅。阿成甚至想起了幼時陸先生的講的錢能殺人的故事。

原來不只錢能殺人,文字亦能殺人。

其實殺人的也不是錢,不是文字,而是人心。

楚婉兮寫完給兆惠的書信,封印完畢,交由小妹差人遞往西安。阿成右臂顫抖,握筆下墨,寫的字歪歪扭扭完全是天書蝌蚪文,無人識得,所以現在一切書信都由婉兮代筆。

“你就偷懶!如何手抖寫不了字!”婉兮抱怨道。

阿成環抱著婉兮,親吻她的耳根,雙手上下摩挲,說道:“就是這樣!而你才能給我顫抖的身體帶來片刻歡愉和平靜。”

“寡廉鮮恥!”

胡中藻出事不久,陝甘總督鄂昌也出事了。他被參劾賣官鬻yu)爵,貪汙腐敗,並且陝甘境內白蓮教餘孽不靖,也與其養寇自重,清剿不利有關。

乾隆帝十分生氣,罷黜了鄂昌的官,貶其為庶民。

鄂昌是鄂爾泰的侄子,名門之後,逢此大禍,他賦閑在京,心中不忿,著有詩稿《塞上吟》,語含怨念。不想此詩又被人呈遞乾隆知悉,乾隆大怒,賜其自盡。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得了怪病的男人們[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