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提出以戰代訓的建議,朱由檢不由聯想到後世的老山輪戰,或許他可以仿效一二,以糜爛陝西為代價,換來一支身經百戰的天下勁旅。
而且陝西之所以會爆發民『亂』,當地的藩王宗室、官僚勳戚可謂居功至偉,如果他暗中示意洪承疇故意放水,引流民軍打破陝西藩王宗室、官僚勳戚的堡壘,行借刀殺人事,事後陝西糜爛局面收拾起來才更加順利吧。
不過朱由檢很快又否決了這個令人心動的主意,原因有二:一,陝西不是老山,老山位於中越邊境,即使打破砸爛也無所謂;而陝西卻是大明腹心之地,戰『亂』受影響最大的還是陝西百姓。
二,朝廷新軍固然可以在陝西輪戰中得到充分鍛鍊,成長為一支不弱於建奴的天下勁旅,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倘如流民軍屢屢打破藩王宗室、官僚勳戚的堡壘,獲得大量物資補充,他們的實力無疑會越來越強,說不定也會成長為不弱於建奴的恐怖新軍呢。
對於這一點,朱由檢不能不顧慮到,須知歷史上李自成的大順軍、張獻忠的大西軍便是歷經百戰而來的。
流民軍剛剛揭竿而起時,面對官軍的圍剿,好幾次全軍覆沒不得不向官軍投降,他們無論是面對天雄軍、秦軍、關寧鐵騎還是四衛營改編而來的勇衛營,全都一戰即潰,潰不成軍。
但流民軍和各支官軍反覆拉鋸了近十年後,戰鬥力終於鍛煉出來了,進入崇禎十年之後,流民軍的戰績漸漸從屢戰屢敗轉變成屢戰屢勝,並最終於崇禎十七年一舉打破京城,成為埋葬大明王朝的劊子手。
朱由檢頷首讚許道:“孫先生之言可謂老成謀國之言,對於軍人來說,再好的軍校也比不過在戰場上走一遭。
也罷,朕便依孫先生之言,以西山軍校三百學員為基幹,從精英中選拔三千精兵組成新軍,入陝作戰。
此外,獅子搏兔亦需全力,流民軍最大的作戰特點是流竄作戰,他們流竄一地便糜爛一地,對地方破壞『性』非常大。
朕以為要徹底殲滅流民軍,還需要一支機動『性』強的騎兵部隊助陣,朕便從四衛營中選拔出兩千騎兵,由李邦華率領,入陝協助洪承疇徹底平定流民之『亂』。”
黃立極讚歎道:“聖明無過陛下,有了新軍和四衛營鐵騎的援助,區區王二逆賊必反手可滅。”
朱由檢擺擺手道:“朝廷以一國敵一隅,剿滅流賊是必然的。但剿滅流賊之後,還得安撫好百姓,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勿要重蹈覆轍。
所謂流賊,其實大多數是由活不下去的百姓組成的,如果他們連最基本的生存權利都沒有,只有揭竿而起才有活路,難道我們這些食肉者還能叫他們安安餓殍不成?”
李國普深以為然的道:“陛下所言極是,相比剿賊,撫民才是重中之重,只要陝西百姓人人都有飯吃,傻子才會跟著野心之輩造反呢!”
郭允厚卻蹙著眉頭說道:“陛下,倘若要解決陝西百姓的吃飯問題,那麼朝廷至少要向陝西撥款五十萬兩以購買糧食。”
“又是五十萬兩?”朱由檢不悅的道:“前段時間朕不是從內帑中撥款五十萬兩借給戶部了嗎?怎麼那麼快就花完了?”
郭允厚苦著臉道:“陛下,五十萬兩對於朝廷龐大的開支只是杯水車薪罷了,這批銀子在國庫還沒焐熱呢,便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了。”
朱由檢想了想,道:“內帑只能借出三十萬兩,不能再多了。還有郭尚書,朕之前提過的開海事宜你得早做準備了,鄭芝龍等人大概還有幾天就要到京城了,屆時利益相關各方將召開海貿協商大會,戶部就代表朝廷加入談判吧。”
郭允厚並沒有和崇禎討價還價,顯然三十萬兩銀子已經達到他的心理預期,當即滿口答應下來。
說完了陝西之事,朱由檢拿起一份奏摺,道:“今年你們交給我的官員任免名單朕已經看了,朕認為大部分都沒什麼問題,只是還有幾個人選朕並不是很滿意。”
黃立極身為內閣首輔,兼管部門當然是六部排名第一的吏部,聽到皇帝對內閣草擬的任免名單不滿,連忙問道:“恕臣愚鈍,還請陛下明言。”
朱由檢不客氣的道:“比如吏部尚書周應秋,朕就對他非常不滿意!朕知道,周應秋和你們同為一黨,你們自然是要護著他的,可他在吏部到底做出什麼功績?
他什麼事情都沒做,堂堂吏部尚書,六部排名第一的官兒,卻和文選郎中李夔龍行賣官分賄之舉,簡直是自甘墮落!
如今我大明吏治之所以敗壞到這等地步,便是周應秋這樣的官場蛀蟲太多了。
這樣的人,對於我們中興大明的事業是不會有半點作用的,必須將他清理出朝堂!”
聽到皇帝如此評價周應秋,黃立極等人已經非常清楚,周應秋的官場之路走到頭了,雖然和周應秋有同黨之誼,但也犯不著為他惡了皇帝,黃立極等人連忙點頭稱是,不敢為周應秋說情。
接下來,朱由檢還一連點了七八個人的名字,這些人,有閹黨、東林黨、中立派的人,看上去沒什麼規律。
可仔細分析,卻能發現這些人的共同特點便是無能,都是沒什麼功績,只憑著資歷在朝堂上濫竽充數之輩,徒費朝廷糧餉而已。
將這些濫竽充數的人清理出朝堂之後,大臣們的目光很快就盯住了他們去後留下的位置。
黃立極道:“陛下,吏部尚書排名六部第一,且管理著天下官員的升遷任免,極為重要,不知道陛下心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吏部尚書何其重要,當然要找一個剛正不阿的大臣才能擔此重任,縱觀明末時期,剛正不阿而又威望隆重的大臣朱由檢只想到一個。
朱由檢道:“朕以為袁可立就非常不錯,如果諸卿沒什麼意見就點袁可立為吏部尚書吧。”
聽到“袁可立”這個名字,黃立極等人即使有再多的小心思也只能吞回肚子裡去。
須知道,袁可立可是個大牛人啊,內閣在座的大部分還是他的後輩,誰敢說他的不是?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