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乾綱獨斷一定要重用洪承疇,黃立極和施鳳來等人自然是心有不甘的,可他們卻又不敢違逆天子之意,只能乖乖草擬提拔洪承疇為延綏巡撫的旨意。
他們已經賣身投靠帝黨了,只有牢牢抱住皇帝的金大腿,才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東林黨,才能保住自家的榮華富貴。
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朱由檢又道:“剿賊大事,歷來宜速不宜緩,如新建伯王守仁平定反王朱宸濠之『亂』,朱宸濠六月十四日興兵作『亂』,王守仁於七月二十六日便大敗朱宸濠,宸濠與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實、劉養正、王綸等一干反賊皆束手就擒。
實事求是的說,國朝僅僅只封賞王守仁一個新建伯是有負於他的,倘若不是王守仁迅速平定寧王之『亂』,寧王之『亂』很有可能會重演西漢七國之『亂』故事,動搖到大明的統治根基。
但王守仁僅僅只用了一個半月不到就迅速平定了寧王之『亂』,令得天下基本沒有受到戰『亂』影響,老百姓依然安居樂業,從這點來看,王守仁可謂居功至偉。
然陝西王二七月份起兵作『亂』,迄今已近半年,官軍仍然剿賊無功,反令得逆賊日益壯大。
更令朕擔憂的是,陝西已經連續好幾年大旱,藩王宗室、官僚士紳卻不體朕心,不恤百姓,對百姓只知盤剝不知安撫。
陝西民『亂』一旦曠日持久,勢必會導致陝西全省糜爛,甚至不排除會蔓延至山西、河南等中原腹地之可能。
國難思良將,洪承疇臨危受命,朕希望他能成為朕的新建伯,儘快平定王二之『亂』,好讓陝西早日平靖。
然陝西貧困日久,老百姓始終掙扎在死亡線上,即使洪承疇這次不負朕望,能迅速平定王二之『亂』,可誰又能保證,陝西不會再出個王三、王四之『亂』?
是以朕認為,剿賊大事當剿撫並用,剿賊要如雷霆萬鈞一般迅速、有力,撫民要如春風化雨一般和煦、溫暖,能讓民眾百姓切切實實得到朝廷給予的好處,保證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權力。
關於剿撫並用,諸卿有什麼好的建議麼?不妨說說看。”
施鳳來不無擔憂的道:“陝西雖然有強大的邊軍,但邊軍是用來防禦蒙古、建奴南下叩邊的,絕不可輕動。
如此一來,陝西欲平定王二之『亂』,最後還是得依靠當地的官軍。
然官軍承平已久,戰力不繼,想要迅速平定王二之『亂』,難度頗大。”
張瑞圖同樣眉頭高高蹙起,似乎對洪承疇迅速平定王二之『亂』不怎麼樂觀,他起身說道:“以陝西官軍實力,平定王二之『亂』應該沒什麼懸念。
然則陝西大旱已經綿延數年有餘,許多老百姓已經活不下去,倘若有野心之輩效仿王二,陝西必定是烽煙四起的局面。
屆時新反賊和王二形成遙相呼應之勢,那麼陝西危矣,西北危矣,北方危矣,大明危矣!”
張瑞圖看似低調,但他能做到內閣輔臣的位子,還是有些真材實料的,他一連用四個危矣來形容陝西危如累卵的局勢,一下就讓所有內閣輔臣把心提起來了,深刻意識到陝西民『亂』絕不可等閒視之,否則會釀成足以動搖大明根基的滔天禍事。
事實上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雖然明末最終以滿清大獲全勝而告終,但大明卻是亡於陝西流賊之手,而非最後取得天下的滿清。
在李闖打進京城之前,建奴和歷朝歷代的北方異族沒什麼兩樣,都是入關擄掠一番就返回關外過個肥年,並未意識到入主中原的時機已經出現。
直到李闖打入京城,即將取大明而代之,建奴才反應過來:我草!連實力最弱的陝西流賊都可以入主中原,坐上神州天子的位子,憑什麼我大清實力最強,還得在關外吃土啊?
於是建奴終於生出改朝換代的野心,多爾袞率舉國之兵南下中原,再加上吳三桂的神助攻,輕而易舉便擊破了李自成大軍,成為新的神州之主。
反觀大明,如果崇禎皇帝能效仿常凱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不要建奴一入寇就嚇得把所有軍隊都撤回來勤王救駕,而是徹底將流賊徹底殲滅再來解京城之圍,說不定大明就有救了呢。
言歸正傳,作為軍方大佬,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忙於西山軍校事務的孫承宗提供了一個比較妥當的建言:“陛下,兩個月前九鎮邊軍按照陛下旨意已經選拔了一批優秀基層將領到西山軍校就學,如今這批學員已經在軍校學習了新戰術一個多月,效果斐然。
不過臣以為軍人最好的學校始終是在戰場上,如今國家有難,也該到了他們學以致用,報效國家的時候了。
臣建議,此次陝西剿賊,朝廷可以這批學員為基幹,再從京營中擇優錄取三千兵馬組成援軍,輔佐洪承疇入陝平賊。”
朱由檢聞言渾身一震,孫承宗說的對啊,軍隊最好的學校始終是在戰場之上,自己怕是走入誤區啦!
他一直在為兩年後與皇太極的首戰做準備,以為只要組建起一支完全聽命於他的新軍,以他身為穿越者的優勢,就能輕易擊敗皇太極。
可他卻從未想過,建奴全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卒,且從未經歷過失敗,士氣高昂。
如果他貿貿然帶著一支從未經歷過戰火的部隊和建奴戰鬥,這跟自尋死路有什麼區別?
須知道,現實不是網路小說,即使他有領先當世幾百年的軍事思想,甚至還在網路上發表過軍事抗戰小說,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畢竟後世跟現在相隔了幾百年,他以為將後世的先進軍事思想套用到現在的新軍上就能輕易擊敗建奴,未免太盲目樂觀了吧。
細思極恐,倘若新軍沒有經過任何實戰鍛鍊就貿然走上戰場,對陣武裝到牙齒的建奴軍,其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全軍覆沒!
而孫承宗的建言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令朱由檢瞬間意識到,一支強大的軍隊,除了糧餉充足、武器精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外,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否則即使軍事思想再先進,也只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罷了。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