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水方至華濃宮,便得知了謝釉蓮得孕的訊息。得知此事,她直如見了晴天霹靂,真是有些摸不著北了。遂安置好了王子楚,周如水便匆匆換了衣裳,又往仁曦宮去,尋公子沐笙共食午膳。
這一路走著,周如水便覺著宮中的蟬鳴都比起往年裡要輕上了不少,遂自打量一圈,果然,就見著寺人荃領著一干宮婢寺人,手持著罩布長竿在不遠處的樹下探著腦袋悉悉索索。
見此,周如水不由就蹙了蹙眉,杏眼微挑,疾步上前,堪堪問道:“小荃子,你這是在做甚?”
她這話忒的突兀,直叫正全神貫注捕蟬的寺人荃手下一抖,方入布兜的蟬只頃刻便飛走四散,全算是前功盡棄。
卻他小小一個奴才哪裡敢怒,忙就轉過身來諂笑著看向周如水,規規矩矩地行了禮道:“女君萬福!您可是回來啦!這蟬鳴太活泛,君上惱它攪了謝姬好眠,遂讓奴幾個將這些個蟬崽子給滅了。”說著,他又是苦苦一笑,頗為著急地道:“若今個夜裡滅不盡它們,咱們這些個奴才,可就得被滅了。”
蟬向來居身高樹,終盡其身,餐風飲露,歷來被代引作品行高潔之士。卻如今,只因一個懷了龍嗣的姬妾,周王竟是要將宮中的蟬只滅盡。
這事兒不往深處想也就罷了,頂多只當是謝姬寵冠了後宮。卻若再往深裡想兒,便是有些難堪難忍了。只只薄蟬,徹夜鳴叫,精疲力竭,然碧樹如故。這無情碧樹,與酒池肉林中那雙目不見窗外,雙耳不理外事的周王,又有何分別?
一時間,周如水直是無言以對,也不願再耽擱他們。遂只擺了擺手,輕道:“得了,去忙罷。”
可待她轉身離去,走著走著,仍不禁撇了撇嘴,心底復也打起了咯噔,雖說不出哪兒不對,卻總隱隱地覺著,這近來發生的事兒,是越發的蹊蹺難懂,也越發的不易捉摸了。
就這麼一路擰巴著眉頭見著了公子沐笙,周如水捧著玉頰生輝的小臉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這時也終可再無顧忌,便就自直截問公子沐笙道:“阿兄,謝潯是要做甚麼?若是隻為自保,他獻了祥瑞也就罷了。卻那勞什子的眾生不屠,天下同素,積載聖德又是甚麼么蛾子?今年天時不旺,莊稼能不能長得好都是未知。卻如今連肉都不許食,是想要餓死多少人?再有,謝釉蓮早不害喜,晚不害喜,偏就在這節骨眼上喜得龍胎。君父這一喜,也是昏了頭,連宮中的蟬只都看不過,俱要今夜之前滅了。你道這謝家祖墳是冒了青煙了麼?竟是氣運絕佳到如此地步!”
金色的暖陽自簷下投出細碎的光芒,室中流光搖曳,杏影離疏。周如水顯然有些氣急敗壞,卻公子沐笙四平八穩,聞言,不過輕輕一曬。
他也不忙著答話,待先安撫地替周如水斟了杯暖茶,才慢悠悠的,極為心平氣和地說道:“謝潯原先或許只為自保,卻既然設了局,七弟哪能不再添些後招?兵者詭道也,他們這般行事,倒真未有甚麼不妥。”
說著,他便不緊不慢地輕啜了一口茶。須臾,面上的笑容才慢慢斂起,垂眸說道:“許多事兒你不曉得,自然就不明白謝潯為何如此跳腳。卻其實,謝潯的死穴,便就是他的謝家家主之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言至此,公子沐笙輕輕一曬,望著一臉驚愕的周如水,深諳其裡地說道:“當年謝氏正支血脈凋零,唯得一子謝崇。謝崇如謝蘊之一般,自小受謝氏家老管教,其人道貌宣昂,才華橫溢,實是風骨翩然。卻可惜,就在謝崇執家前一個月裡,因了意外,墜馬死了。至此,謝氏正支後繼無人,便也就沒落了。卻恰彼時,王端被訓,不得君喜。謝潯趁機鑽營,得了君歡,登了相位。如此有名有利之下,這謝家家主之位經了他的百般謀算,便就落入其手。自此,他這旁支也就成了如今的謝氏正支。這也就是為何,謝潯行事之間,難能得見謝家遺風。”
謝潯這一支,壓根就不是陳郡謝氏的正支?
這事兒對周如水而言,實在是太也稀奇!遂這麼回頭一想,也就怪不得謝潯此人行為不檢,愛慕虛榮了。原這巨榮名望,本就不是他的!
想著,周如水不由嗤道:“那他豈不是猴子稱大王了麼?卻怎麼,我從未自旁人言語之中聽過這些事兒?”
“人本健忘,幾十年過去了,誰還會自尋晦氣揭他的短?卻他那家主之位到底穩不穩,也就只有自個曉得了。”
聽了這話,周如水可是有些幸災樂禍,忙就擺手,蔫壞地笑道:“非也非也!如今這麼一瞧呀!他那謝家家主之位可不怎麼穩當呢!怕是這些年,謝氏族人對他也是有不滿的。”
外頭樹影斑斕,周如水的笑聲像是清脆的銀鈴一般,忒的悅耳動聽,直可叫人忘卻煩憂。
公子沐笙看著她,明知時局暗潮洶湧,卻竟覺得歲月靜好。一時間,心中也是越發的舒展了,遂更是不鹹不淡地靜下心來,緩緩搓磨道:“在為兄看來,這後招,怕是堯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郎中令堯洵?”這就更出乎周如水的意料了,她圓圓杏眼一瞪,輕輕摳著自個腰上的玉帶,半晌,才啞然地說道:“郎中令掌守宮殿門戶,可是關乎內廷與君父的安危的。更況,堯洵此人耿直狹正,一心忠君,從不結黨營私。只一禁屠令,便能動得了他麼?”
“然也,你亦知他耿直狹正,卻人有俠骨,到底是福?還是禍呢?”聞言,公子沐笙靜靜朝她看去,深邃的眸中沉沉靄靄,不知是失落,還是嘲諷的,他淡淡一勾唇,瞭然而又篤定地說道:“堯洵雖是忠君不二,卻勝在骨中狹義,也虧在骨中狹義。前歲因造道臺之事,他曾屢次三番與少府一同衝撞君父,早就惹得君父不滿了。更況他向來無肉不歡,若叫他三日不食肉味,可不是得痛不欲生麼?而若他自禁屠之後動了葷心,你道以他行事,前後思量,怎不是其心可誅呢?”
造道臺是為求長生,天下同素,眾生不屠,亦是為了求長生。堯洵先頭阻了周王造道臺,若是後頭再忍不住食了葷辛,便有不期周王長壽之嫌了。而這,偏就是周王最最忌諱的,也確實,就是其心可誅了。
外頭陽光正好,室中靜悄悄的。周如水盯著公子沐笙平靜的眸中隱而可見的壓抑之情,不禁有些心傷。遂頗有幾分難過地道:“這世上事,口腹之慾才是最難管束的。便是兕子,想著要半月不食肉味都是頭大如鬥。更況堯洵喜肉如痴,便盼著他管著些自個的嘴,卻也是忍得住一時,也難以忍得住一世的。如此,倒真是難辦了。”說著,周如水心頭一動,清澈的雙眸滿是沉思,想想又道:“堯洵並非兄長的擁簇,那麼這次,他們要害的又是誰?可是還有後招麼?”
聞言,公子沐笙欣慰一笑,淺彎眉眼,低低說道:“如今天下同素,連畜生都不許殺,卻為兄偏就私殺了朝廷命官。如此,你道君父會待如何?”說著,他眉頭一動,望向自廊下走來的寺人旌,低低曬道:“瞧,這後招已是來了。”
想周王這一雙兒女,歷經艱難終於回宮,卻周王只忙著煉丹,連見他們都免了。
但兩相再比,周如水倒還算好些。周王曉得她平安歸來,雖未召見,卻是賞賜了華濃宮不少好物。其中,就有早先被屠了的燻魚與滷肉。也算是給周如水開了特例,可憐她這小姑子的口腹之慾,暫且饒了她一馬了。
可公子沐笙這兒,卻是甚麼賞賜也無的。這頭好不容易等來了寺人旌,見這老奴面色淡淡,周如水就知準沒好事兒了。
果然,因了姚知之死,公子沐笙的賑災之功全被一筆帶過,便是功過相抵,也被狠狠罰了三個月的俸祿。這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罷,卻周如水才一抬頭,就見寺人旌手中還持著一份詔書,見此,周如水眉頭一緊,這正揣摩著,便聽婁九被賜婚給了公子沐笙,而待成婚之後,她的兄長就要去宮外開府了。
一時間,周如水百感交集。待送走了寺人旌,便就望著公子沐笙俊秀的側臉,低低地道:“阿兄早便料到會如此了麼?”
聽她這麼問,公子沐笙黑亮的眸中漾起了淡淡的水波,忽的就朝她眨了眨眼,語重心長,卻又別是輕鬆地說道:“事到其間,道在人為。有些事既然避之不及,倒不如順而推之,從心而行。不論這水有多渾,浪有多大,該淌的終是要去淌。不然,又如何能曉得這潑天的渾水,到底是能載舟?還是覆舟呢?”
這其間的道理既深又淺,周如水是一點就通了。卻她仍忍不住心中有些憋悶,不由便低低的,失落地說道:“眼見這朝局,咱們周國誰還能有報國之想?勞心勞力的吃力不討好,阿諛拍馬的倒是鍋滿瓢又滿。換著是誰都會透心涼,也怪不得謝潯連清名都不要了。”
說著,她也知這牢騷無用,便就調皮地望著公子沐笙眨了眨眼,盈盈嬌俏地小聲問道:“阿兄,您可見過婁九麼?”
聞言,公子沐笙緩緩朝
喜歡悅君歌請大家收藏:()悅君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