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就是日複一日的堅持忍耐.
最後毫無意義的掛掉,
活著就要吃飯,
吃飯就要一天又一天的上班,
所以生活的情趣,其實文化趣味的執念,
然則我輩玩不起,其實也看穿了無趣,
吃喝拉撒睡,日子一天又一天的堅持忍耐,
結婚生娃又如何,繼續一代又一代的堅持忍耐,
毫無意義,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事業大多建立在法治下的專利和所有權制度規則下,
因為有規則,所以可以無限擴大,
然則劉姥姥再怎麼努力一年到頭種兩畝地,也不及賈府收一天地租,
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
人和人的權力和分配,可以扯到憲法和勞動法。,
然則說來說去,不外是鳳姐和焦大的故事。
一場婚嫁,其實也是凡人掙紮的一場春夢罷了。何況那麼多約,接盤的,把凡人最後的幻想也打破。
一天又一天的堅持忍耐。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經營的知識或者位置,或好或壞,不說發達不發達,至少都可以有個位置安身立命。這就是大多數人生活的軌跡。
人能安穩的有個棋盤獲得經營,獲得穩定的回報,對太平盛世的凡人來說,已經是比較好的結局了。
基因的傳遞和表達,法律的權利和義務,這就是人類這種生物的界限。
=========
立於十字街頭,紅綠燈旁,車水馬流,人來人往。
不知何去何從。
沒地方想去,也沒地方能去。
人就是這樣,人只是這樣。
就如回到家裡,望著燈發呆,電視不想看,書也懶得看。
大概修禪也就是如此心境。
<101nove.pu,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有技巧的雕刻大腦,把它變成社會經濟活動需要的樣子而獲得生存的位置。
<101nove.的煩惱對網管和程式設計師來說,不過是資料。
一代又一代人,周而複始的命運。能經營個知識位置,已經好過一代又一代沉浮的眾生。
就如範純仁在遼東,能生存就是不錯了,哪輪到他選怎麼生活。
又如同武則天立無字碑,他人的評說,對他來說,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就如李尋歡的馬車,在雪地裡堅定而沉重的遠去,有意義沒意義,生活都要這樣慢慢的繼續。
雖然無趣,但如雕刻木像一樣的雕刻大腦,可能是時間流逝裡唯一有意義的努力。
李尋歡的馬車緩緩走著,酒是生活需要,伴是生存需要,可能鐵傳甲比林詩音有用。
雕好一個木刻,就埋好,至少是一個深入有序結構的藝術品,好過無聊乏味的日常語言邏輯。
人活的存在,就是在經濟機器裡找個位置,哪怕網文,也是有他的潤滑油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