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994年當中國的網際網路還沒有正式起步的時候,著名的華裔計算機專家楊致遠和自己的朋友大衛·費羅在斯坦福大學的校園裡創辦了一個內容搜尋網站,它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雅虎。由於楊致遠出色的經濟頭腦,他成功地設計了一套利用廣告變現的模式,就憑著這套模式以及一個不知名的網站,幾臺破電腦,雅虎拿到了紅杉資本200萬美元的初始投資。有了錢,楊致遠將原來只能夠看看一些內容的小網站變成了能夠提供分類目錄的超級媒體帝國,在雅虎的帶領下由網站提供目錄,分發內容,從而給使用者帶來資訊的模式被建立了,而這個模式在未來被稱之為“入口網站”
在無敵的商業模式的帶動下,雅虎突飛猛進,2年之後就實現上市,市值高達390億美元,之後雅虎的業務如雨後春筍一般瘋漲起來,雅虎郵箱、、fickr照片平臺、雅虎新聞、雅虎內容分類搜尋四大板塊讓雅虎在21世紀之初以1300億美元的市值創造了網際網路企業的神話。
1997年同在斯坦福的兩個小子,布林與佩奇找到雅虎希望雅虎能夠用100萬美元收購他們開發的搜尋引擎googe,雅虎卻拒絕了。在網際網路全面智慧化、科技化的大浪潮下,雅虎並沒有說我怎麼改進搜尋引擎的演算法,去提升智慧搜尋的能力,而是把所有的精力一股腦扔進了“人工內容”的汪洋大海
2006年,一個叫紮克伯格的哈佛大學輟學生拿著自己的社交産品facebook找到了雅虎,希望雅虎能夠用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結果雅虎沒有弄懂社交網路的真正意義,本著討價還價的原則,雅虎把10億美元的價格壓到了8.5億美元,紮克伯格最終拒絕了。社交的移動網際網路錯失,成為了雅虎不可挽回的第二敗。
在雅虎最紅火的90年代末,21世紀初的時候,除了業務突飛猛進之外,楊致遠還認識了中國一個不起眼的小個子,這個叫馬雲的小個子當時還只是楊致遠背後的一個小跟班,2005年雅虎用10億美元+雅虎中國換到了阿裡巴巴這家企業董事會的一個席位、40的經濟效益和35的投票權,這成為雅虎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場投資戰
然而,在阿裡巴巴一路狂飆成為中國最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當年老大哥雅虎卻一落千丈,業務逐漸下滑,雅虎郵箱退出,雅虎搜尋關閉,雅虎教育終止,而到最後這個千億美元的超級巨頭只剩下區區44億美元被verizon收購的下場===============
雅虎做為典型的網際網路帝國,跟上時代飛起,錯過時代隕落,真是讓人感概。。。。
歷史上差不多的企業帝國,還有不少,比如諾基亞被蘋果淘汰,其實是智慧機的時代勝利
時代的遊戲規則,一子對,滿盤活,一子錯,滿盤輸。
不能跟上時代,就會被時代淘汰。
===========
阿裡巴巴其實是馬雲的第三次創業。。。
馬雲本來是個英語教師,他的第一次創業是辦一個翻譯社,第二次創業是一個叫中國企業黃頁的專案其實就是中國各種企業的名字,地址,電話,負責人等資訊登記。)
這兩次創業,其實都是和阿裡巴巴有關的。
阿裡巴巴其實就是國外的採購商和國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江浙滬的小製造商的連線網路平臺。這對外,需要英語翻譯,對內,需要企業資訊,馬雲的兩次創業都用上了。
其實那些網路小說裡辦it企業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實際運作裡非常繁瑣,就說馬雲吧,那些多的小企業,各種騙子,偽劣,馬雲要一一分辨,理清,不但要打電話,說不定還要實際跑去。還要做的快準狠。那時候全中國只有馬雲這麼幹,不像現在,隨便一個團購就十幾家企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