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逐鹿中原六十六)
四個月後
燕國三百八十二年春592年)
正月
大朝會正在召開,但楊堅卻怎樣都高興不起來。
首先是儋州島失陷的訊息傳來,其次是密探終於調查出了叛徒,而那個叛徒,居然是他的太子!
自己的親生兒子居然背叛大隋,這如何能不氣憤?
“燕虜猖狂,肆意勾結群醜,騷擾我朝邊界,若不滅之,後患無窮!”
楊堅內心消滅燕國的決心愈發堅定,但在此之前,需要先平定內亂和休養生息。
他不是暴君,自然不能做出那種連續打仗,搞得天下民不聊生的事,所以上次打完陳國後,就一直在休養生息,順帶清理國內的各種叛徒。
在今年正月的改革,他正式宣佈,將義倉收為官府經營,並且各地百姓,在豐收年需要上交糧食到倉庫裡。
“你們放心存,等災年的時候,朕自然會開倉放糧!”楊堅忽悠道。
事實上,他根本沒打算開倉放糧,這些糧食,他準備存起來,作為將來開啟下一場滅國大戰的存糧。
至於底層百姓?偶爾饑荒餓死一些其實問題不大,只要不窮兵黷武,以至於在一瞬間害死的百姓太多,他們自然不會造反。
只是忽悠百姓上交糧食,不過是每年餓死幾萬人,這其實算是國泰民安、太平盛世,不會有太大的民變,可要是窮兵黷武,不懂得休養生息,那是要每年餓死上百萬人的,那才會出大亂子。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每年餓死幾萬人已經算是治世,如果不餓死人,甚至有窩窩頭吃,那簡直是超級盛世!
因此,文景之治算是治世,漢宣帝時期才算是盛世。
雖然文景之治和漢武帝時期都有饑荒人相食,但區別就在於,文景之治的人相食只是在一小片區域,並且只是偶爾發生,而漢武帝晚期,那是遍及全國的饑荒。
隋朝內部非常不穩定,因為剛剛大一統,內部還有很多復辟勢力,就跟剛剛大一統時期的秦朝一樣。
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叛亂事件,雖然規模都不大,只有幾千人而已。
看著大隋的現狀,又想到了太子勾結燕國一事,他就愈發鬱悶。
“不如廢了太子,另立晉王為太子。”一旁的獨孤伽羅趁機說道。
“朕也早有此意。”楊堅下定決心,畢竟是親生兒子,他不想殺,只打算廢了楊勇的太子之位,讓楊勇下半輩子做個逍遙快活但沒有實權的富貴藩王。
又一年後
楊堅給了太子勇最後一次機會,想要看看楊勇會不會回心轉意,可是楊勇讓他失望了。
最後,楊堅採納了大臣楊素的建議,在“立賢”還是“立長”的糾結中,選擇了“立賢”。
廢黜嫡長子楊勇的太子之位,冊封賢明的晉王楊廣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