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行會的利益代言人黃宗羲,有貴族向燕忌建議,直接把黃宗羲殺死。
但是被燕忌拒絕了,這並不是他對黃宗羲有什麼獨特的感情,而是他明白黃宗羲不是關鍵,關鍵是燕國內部已經發展起來的大大小小行會勢力。
每個階層團體都會有自己的喉舌、利益代言人,殺死一個黃宗羲,行會們也會選出一個新的黃宗羲來為他們代言,而且有了前車之鑑,新的黃宗羲將會更加隱蔽、更加難以對付、更加難以合作。
愚蠢的統治者只會動用權力殺死反對者,高明的統治者懂得利用權力來與反對者合作,慢慢地把反對者潛移默化。
殺死林贄,或許是燕國最大的錯誤。
林贄活著的時候,大家都當他是小丑,可是等到林贄被王家殺死後,他彷彿成聖一般,被許多人崇拜,他的思想也被逐漸傳播開來。
又一個月後,燕忌被貴族議會選舉為新一代燕君,並且重新制定國策。
新的國策總體而言是戰略收縮,首先是暫時放棄山東道,全力休養生息,其次是在遼東北部建造更多堡壘和了望塔,對高句麗採取防禦戰略。
不過防備高句麗也只是順帶的,燕忌以及燕國貴族們,依舊把山海關建設放在了國防第一位。
雖然中原與高句麗都是燕國的敵人,但相比較而言,對於燕國而言,明顯中原的威脅更大。
要防高句麗,但主要防中原,要防行會,但主要防王霆。
相比行會反賊的威脅,王氏貴族們更加害怕自己家族又出現一個王霆。
哪怕高句麗已經兩次肆虐遼東,多次攻擊燕國的附庸國,但燕國貴族們依舊把中原當成主要敵人,把高句麗當成次要敵人。
高句麗壯大,無非是搶劫一些財富人口,最多攻佔幾座城池而已,可如果中原壯大,那是要跟燕國拼命的。
中原的世家士族們也是類似想法,要防胡人,但主要防漢武帝,胡人壯大無非劫掠,可如果朝廷再出現一個類似漢武帝的統治者,他們這些世家士族通通都得被弄死。
燕國被高句麗劫掠遼東,而燕國做出的反應卻是立刻加強山海關的建設,防備中原也像高句麗一樣進入遼東肆虐。
與此同時,當燕忌主持國防建設和休養生息的時候。
曲阜城
孔家
“燕國似乎準備放棄山東道?”
“那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當真要降於齊國?”
“是時候把我們之前寫給齊國的那份《降書》拿出來了,順便把寫給燕國那份《降書》趕緊燒燬。”
“高氏會保留我們在曲阜的特權嗎?”
“當然會,我們孔家是天下儒士的代表,是代表中原文化的牌匾,只要他高氏還想要爭取中原讀書人的支援,就不得不優待我們。”
“我們沒必要在乎誰是天下之主,只需要在乎新王朝統治下,有沒有我們孔家的一席之地。”
孔家眾人正在商討家族的未來,當知道燕國打算放棄山東道時,他們終於下定決心向齊國高洋臣服。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