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安穩了,本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眾人卻都高興不起來。
因為鮮于銀陣亡,鮮于輔重傷。其麾下軍士更是損失過半,活著的也不少帶傷帶殘。
戰後粗略統計,駐軍城一戰,傷亡軍士兩萬餘人,失蹤五千餘人,焚燬軍械糧草不計其數。
原本十拿九穩的戰役,硬生生被打成了慘勝。
慘勝如敗!
袁紹那邊又有專使來報,說劉和公子於十月從袁術處逃到了鄴城,袁紹本想派遣兵馬護送劉和北上,但恰好幽州戰報傳來,為防途中不測,便暫緩了行程。
不久後,劉和突然染了疾病,不便長途跋涉,袁紹便留他在鄴城養病,打算病好以後再送其迴歸幽州。
表面上看,袁紹這是專門派人來告知劉和的情況,好讓劉虞安心,其實這中間另有深意。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劉和已被袁紹扣押為質了!
原本公孫瓚和黑山軍存在的時候,袁紹和劉虞有共同的敵人,所以,雙方互為盟友,袁紹自然會照顧好劉和,並確保他安全回到幽州。
但現在,公孫瓚死了,黑山軍殘了,外界的威脅沒有了。
同盟雖然還在,卻已經沒有那麼牢靠了。
尤其是,劉虞僅僅用了幾天時間,便除掉了讓袁紹都束手無策的公孫瓚。
袁紹本要派崔鉅業領兵向涿郡故安縣進發,以幫助劉虞牽制公孫瓚的兵力,未想,崔鉅業還未出發,公孫瓚身亡的訊息便傳來了。
這讓袁紹不得不重新評估劉虞的實力,並作出一定的防範。
所以,找個藉口軟禁劉和,便順理成章了。
劉和無法和劉虞直接通訊,袁紹說他有病,那就是有病,袁紹說他需要靜養,那就是需要靜養。
劉虞受這雙重打擊,悲傷憤恨而病,精神大不如前,容貌更顯老態。
纏綿病榻個把月,劉虞才終於緩了過來。大家本以為劉虞會以穩定為先,沒想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幽州進行大規模人事調整。
任沮授為別駕,兼任涿郡太守,監察幽州百官。
任田瑭為長史,兼任上谷太守,統管幽州軍事。
齊周仍為治中,兼任廣陽太守,負責幽州政務。
任田疇為從事,薦其長安任職,侍奉天子左右。
原涿郡、上谷、廣陽三郡太守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官僚,即日調任漁陽、右北平、遼西三郡,以安撫民生為重。
鮮于輔戰陣疏忽,致使萬餘軍士傷亡,甚至危及整個戰局,所以降為中軍司馬,做田瑭的副手。
太史慈、鍾全、趙雲、管闔皆因戰功受封為將,各領一萬兵,任旅長。
鄒丹、田楷二人本為公孫瓚大將,既投奔,皆繼續為將,亦各領一萬兵,任旅長。
程質所率精銳部隊此番立功不小,特命擴組精銳團,並任團長。
其餘各層官吏和軍中將領都由沮授、田瑭、齊周擬定,劉虞幾乎不再過問。
整個幽州便在這稍稍有些壓抑的氛圍中努力整合,慢慢恢復。
至十二月,遼東公孫度突然派人來到薊縣,求見劉虞。
從公孫度的角度來看,原本幽州境內劉虞和公孫瓚為敵,青州境內袁紹、曹操和陶謙、田楷為敵,他處於沒人來打,卻可以隨時打人的位置。
突然間,形勢陡變。幽州這邊,劉虞一家獨大,青州那邊,袁紹氣勢洶洶!
袁紹、劉虞可是盟友關係,仔細分析,他們這同盟現在的主要敵人還有誰?
單單剩下一個公孫度!
所以公孫度立刻便派王烈帶著重禮來了薊縣。
他必須交好一個,才能對抗另一個。
據他判斷,袁紹的擴張性明顯強過劉虞,他很有必要和劉虞交好,這樣才能集中力量在青州對付袁紹。
劉虞自然不會親自接見公孫度的使者,因為在他眼中,公孫度是反賊,和他勢不兩立。
甚至,他認為幽州和遼東一直處於軍事對立狀態,所以他讓田瑭去接見來人,田瑭是長史,管的就是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