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這是他唯一一次可以正大光明率軍進入勃海,而不會招致所有人反對的機會。
其三,若讓黃巾將勃海禍害一遍,他公孫瓚還怎麼把那裡當成兵員和物資的供應地?
其四,黃巾軍裹上黃巾是叛軍,扯掉黃巾可就是百姓,三十多萬人,大部分是青年男子,這對於遼西和右北平來說,是多大的一筆橫財!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勃海袁紹有書信來,約其共取冀州,書信說冀州牧韓馥為人懦弱,必定一擊即垮。
原本公孫瓚十分擔心袁紹會成為自己南下的障礙,現在好了,袁紹請他南下!他完全可以借協助袁紹之名,趁著袁紹和韓馥內訌,行攻佔勃海之實。
要是能趁袁紹不備順便將他處理掉,那就更好了!
有此五條,南下勃海便不只是非去不可了,而且是當務之急,越快越好。所以右北平郡和遼西郡的徵兵徵糧便顯得異常急迫。
公孫瓚雖然心急,卻不是莽夫。他知道,即便黃巾都是烏合之眾,那也是三十多萬人的龐大隊伍,比自己地盤上的總人口都多!他必須要聚集起兩郡全部的人力和物力,壓上自己的一切,才能有拼死一搏的起碼資格。
他此時並不知道,正是因為他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讓韓馥感受到了極大壓力,進而將勃海,以及整個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而後青州黃巾北上無望,只得南下兗州,又便宜了曹操。
當然,這是後話。
田瑭知道這些因果,所以明白店家所言非虛。但他們必須去無終,無論前路如何,都必須要去。
三人一路往西,沿途所見皆是破敗的房舍、廢棄的村莊和流離的百姓,即使進了城,入眼也是一片凋敝。
越往西行,路上所遇百姓和商隊就越少,倒是運送軍需物資的隊伍時時可見,還有一些隊伍中押解著擄掠來的青壯年平民。
有幾支隊伍打過田瑭他們的主意,不過三人是騎馬的,那些運送物資的軍士只有雙腿,追不上他們。
幾日裡倒沒遇見什麼真正的危險,只是號哭之聲不絕於耳,慘絕之像比肩皆是。
越靠近無終,亂世的氛圍越濃,三人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趕到了徐無。
徐無是右北平郡重鎮,整個遼西郡徵來的兵和糧都會在徐無集聚,然後一部分運往無終,一部分就地編組,運給各地的駐軍。
所以徐無雖然也難掩凋敝之色,卻比肥如、令支好多了。
三人知道,要騎著戰馬進入徐無這樣的城市簡直是異想天開。且不說戰馬會被徵收,要是被當成奸細可就得多費一番口舌了。
所以在進城前,他們就把馬賣給了當地的馬販。那傢伙大咧咧付錢買馬,問也不問他們的來歷。
這些人在軍中都有背景,所以軍隊不介意他們擁有馬匹,反正這些馬匹最終也會流入軍隊。
喜歡建安賦請大家收藏:()建安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