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彩虹歸處雨紛飛 > 第九回驚悉壯士寧喪命願獻殘軀保民生(完)

第九回驚悉壯士寧喪命願獻殘軀保民生(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煙雨碎江南 億萬老公寵上天 梓牧之光 將軍匪妾 重案直播系統[刑偵] 江自東流 辜輒落玖天 碧血丹心 末陽 老攻總想跟我傳緋聞 旺家小農女帶著空間重生了 隨軍嬌妻超好孕,絕嗣大佬放肆寵 上輩子苦夠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可真真是個無賴 豪門深寵:新妻萌萌噠 無巧不成婚 百字暗黑三十題 入骨寵婚:顧先生的新婚愛妻 [網遊]一秒變天王 之杭之源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兵馬司監獄內外,直到柴巿口刑場,全都布滿了全副武裝的衛兵,戒備森嚴:最外一層,是手持盾牌與彎刀的蒙古軍士,密密匝匝地攔阻著街道兩旁圍觀的人群;中間一層,是手執長弓短弩、兩面同時高度戒備著的蒙古射手;走在中間的,前後都是騎著蒙古矮的蒙古鐵騎,各執一面皮製盾牌,背負兩張組合反曲弓和數囊羽箭,馬鞍上豎插一支長矛和腰挎一柄戰斧或馬刀,頭帶鐵制頭盔和皮製護頸,一律身穿絲綢內衣,有的幾乎不被甲,也有的身披輕便的鱗片甲。端的是威風凜凜,見了心寒!去那層層疊疊的韃子中間,正“吱吱呀呀”地行進著一輛囚車,囚車上文天祥昂頭挺胸、毫無懼色;又有五百禦林軍全副武裝地押送著,前呼後擁!

時有上萬市民聽到文天祥行將就義的訊息,自動聚集在街道兩旁為他送行;伍術領著屬下幫眾混雜其間,本待劫了法場,但見韃子如此戒備森嚴,竟無可乘之機,到底不敢輕舉妄動,心道:“畢竟自己一念生,將關乎千人命哪!”

從監獄到柴巿口刑場,文天祥走得神態自若,舉止安詳。臨刑前,有好奇者上前問文天祥道:“丞相與文璧兄弟二人,為何舉止如此迥異?”文天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地答道:“我守節不降是為忠君,弟弟保身舍義是為孝養父母和傳承後代;我兄弟二人,忠孝兩全。”監斬官問:“丞相還有什麼話要說?回奏尚可免死,且能立就宰相、樞密使等高職。”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什麼可說的!”他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拜了數拜,道:“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後不再說話,引頸就刑,從容就義。終年四十七歲。

哀哉!“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一代英雄,遽爾長辭,不能達志!

壯哉!“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為人臣子,忠孝兩全,死得其所!

行刑後不久,俄有詔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聞之亦不免惋惜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遂下詔贈天祥為廬陵郡公,諡曰忠武。

文天祥就義之後,圍觀人群眼睜睜地看著文天祥視死如歸,倒在了血泊之中;一時群情悲痛,萬人齊哭,聲震天宇,說不盡的哀慼。放眼望去,但見其中有捧著頭哭的,有晃著腦袋哭的,有捶胸痛苦的,有頓腳大哭的,有捂著臉哭的,有半蹲著哭的,也有啞著聲兒哭的······眾生百態,哀同形異!

伍術見狀,遞個眼色,幫眾會意,急忙推波助瀾;霎時激起大家失去理智的騷動,有人甚至將要沖進刑場玩命了!可是元軍早有戒備,及時發動三層警衛,強將圍觀人群驅除殆盡;伍術等人寡不敵眾,只好怏怏而退了。

所幸張千載早備得有一木匣,於是冒著殺頭的風險,趁著混亂,偷偷地私藏了文天祥的首級。

次日,其妻歐陽夫人從東宮得旨令收屍,江南十位義士將天祥無頭屍身,薰沐收殮;歐陽氏在為他收屍時,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他留下的絕筆自贊——《絕命詞》,其序曰:“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向南百拜以死。”又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

他用生命和詩作,為立國三百二十年的大宋王朝,塗抹了最後同時也是最亮麗的一筆。

後來,元相脫脫修的宋史中這樣評價他道:“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壯其節,又惜其才,留之數年,如虎兕在柙,百計馴之,終不可得。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

歐陽夫人當時蒙江南十位義士相助,奉天祥靈柩葬于都城小南門外五裡道傍,立石碑刻“信公”二字。南人留居燕京者悲歌慷慨以悼挽、置酒醴酹祭文丞相。

張千載後經多方打探,方才得知文天祥夫人歐陽氏的下落,又歷盡艱險,將文天祥的頭發、牙齒、首級,及其生前的部分文稿等送到了歐陽氏的手中。直至助歐陽氏,負其顱骨歸葬廬陵。後來,人們便把朋友之間重情重義的生死之交,稱為“生死交情,千載一鶚。”

回至吉州,擇日破土。恰巧文天祥二弟文璧遣弟文璋、子文升至廣東惠州遷奉母曾夫人靈柩回鄉,與文天祥之柩舟相會於江滸,鄉人驚嘆,以為孝感天地,不期而會。

次年,文璧延請吉水王仁山地師蔔葬文公於富田東南二十裡木湖,其侄兒文升繼其嗣,為搭廬守墓三年,以表孝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亡國後撿到了當朝太上皇 落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