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彩虹歸處雨紛飛 > 第十回賢臣忠良難作為莽漢剛愎易失手(完)

第十回賢臣忠良難作為莽漢剛愎易失手(完)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抗戰之鐵血兵王 四春秋 帶著空間穿越後她開掛了 流放?滅國?她搬空國庫帶崽造反 惡雌嬌軟,全大陸雄性失控淪陷 續春 穿越人士的古代生涯 穿成全網黑後我靠捉鬼翻紅了 竹馬他總想騙我結婚 米花町哪來那麼多釣魚線 三國龍之狼 老攻太古板了怎麼辦 分手後前男友弟弟吻了上來 花瓶,但和影帝拍耽美爆紅 菟絲花廢稿 藍調 被偏愛的小僕人 僵夜 被陰鬱紙片人上門追愛 討厭的幼稚鬼及川

不知何日歸兄骨,狐死猶應正首丘。

為擺脫當前的艱難處境,文天祥乃上表崖山行朝,自劾兵敗江西的罪狀,請命益兵再舉;同時要求率軍前往,與趙宋行朝會合。卻不料因為陳宜中一去未歸,朝政由張世傑、陸秀夫主持。張世傑至此極不信任文人當政,且忌天祥職高威重而排濟,因此堅決反對文天祥入朝共舉;又欲入廣州亦遭拒之,文天祥不由仰天嘆曰:“此人當道,前途何在?!”

文天祥抗元複國之舉頻遭挫折,眼前又重新面臨困境,可是名為少保、信國公的他,竟連與趙宋行朝會合這麼簡單的要求都做不到。此時宋知循州劉興,知梅州錢榮之,並以城降。

文天祥哀嘆之餘,只得率軍退往潮州潮陽縣,轉戰於廣東的潮、惠州一帶,欲憑山海之險屯糧招兵,尋機再起。杜滸議趨海道,天祥不聽,使護海舟至官富場。滸懼力單,徑趨崖山。

潮州盜陳懿、劉興數叛附,為潮人害。文天祥等乃進兵討盜匪陳懿、趙興,趙興被處死,陳懿戰敗逃跑。

文天祥等複趨南嶺,據此“高四百丈,周百餘裡,四高中衍,唯一路通,險阻可據”之地,一面收容殘兵,一面屯兵訓練。終因南嶺封閉,與福州南宋小王朝失去聯系,便作了長期作戰的固守準備。這年冬天,大雪漫山,文天祥的部屬便在南嶺山中度過。

鄒洬、劉子俊在吉州敗後,仍率領餘部在江西戰鬥,這時也到潮陽來會師。文天祥乃出南嶺、趨潮陽,與鄒洬、劉子俊等部會合,軍勢稍振。

因鄒洬、劉子俊再攻懿黨,懿乃潛道元帥張弘範兵濟潮陽。

其時元兵都元帥張弘範、副帥李恆率水陸步騎大舉南下,文天祥等度勢不敵,中興計劃無法實施,只得率部五千人自潮陽向海豐轉移,準備進南嶺固守,不幸被元虜前鋒張弘範之弟張弘正、總管囊加歹率輕騎五百人,兼程追上。至五坡嶺,文天祥等命人造飯,方與眾共餐,不意張弘正率兵突至,眾不及戰,倉卒潰散,被斬首七千餘。拒守至次日上午,劉子俊等將領壯烈犧牲;文天祥之四女鑒娘、五女奉娘死於亂兵中。天祥倉皇出走,張弘範部將、千戶王惟義前執之。文天祥吞下隨身攜帶的二兩冰片企圖自盡殉國,可惜不知需用酒相佐以致藥性失效和水份不足而未死,但卻昏迷過去,遂被元將俘執。鄒洬毅然拔劍自刎、以身殉國。劉子俊見王惟義等皆不識文天祥,為了營救這位英雄,便假冒天祥之名,因被識破,扔入鐵鍋烹死。至是陳龍複、蕭明哲、蕭資皆死,杜滸被執。惟趙孟濚遁,張唐、熊桂、吳希奭、陳子全兵敗被獲,俱死焉。張弘正等乃執文天祥及其將校四人赴都。

再看川蜀:帝顯降元,詔諭各地投降。張珏拒不奉詔。得知趙昰、趙昺進入廣東後,派兵士探訪其下落,時宋主遷播閩、廣,號令不達於四川,而川中諸將猶為宋守;並在釣魚城營建宮殿,準備隨時迎接趙昰來川蜀,重建宋朝。

元世祖忽必烈派安西王府相李德輝經畫東川。宋梁山守將袁世安率先獻城投降。元軍繼續圍攻萬州,宋守臣上官夔堅守逾月。不期元川東行院將領楊文安敗宋夔州帥張起巖所領援軍,得以破萬州主城天生城。上官夔巷戰而死。楊文安繼而招降了萬州三寶城和雲安軍鐵擎城。張德潤破涪州。楊文安的同鄉馬堃堅守忠州皇華城不降,元軍遂集中兵力圍攻,終於攻破了位於江心島上的皇華城。隨後,楊文安揮師西上,突襲位於烏江與長江相彙處的涪州城,宋涪州守程聰未及防備,城破被擒。楊文安部將王師能克紹慶。

雖然大部州縣皆已失守,但四川制置副使、知重慶府張珏仍然依託釣魚城要塞和渝州城之固,繼續堅持抗元。

張珏原為知合州、湖北安撫使王堅的副手,和王堅一起竭力守衛釣魚堡,王堅調出四川以後,張珏負責保衛合州。因見經過連年的合州保衛戰以後,民生凋敝,張珏以兵護衛老百姓耕種,同時教育百姓墾荒屯粟,使得公私皆足。

劉整叛變以後,向蒙古獻計從所佔領的青居堡向南築馬鬃山堡和旁邊的虎頭山相連,目的在扼合州嘉陵江上游的三江口,以攻取合州,這是劉整獻計攻取襄陽的辦法。張珏“乃張疑兵嘉渠口”,又“潛師渡平陽灘”,繞在馬鬃山的後面偷襲元軍,焚燒元軍的船隻和建築器材,使元軍無法建馬鬃堡。

張珏善用兵出奇制勝,在合州的治理期間,“士卒必練,器械必精。禦部曲有法,雖奴隸有功,必優賞之,有過雖至親必罰,故人人用命。”

元東川行院以一部兵力佯攻釣魚城,以其餘兵力會同西川行院使不花的全部兵力進圍渝州,並在三江口架設浮橋,以阻宋援。數月後,渝州糧盡,元軍不斷勸降,情況危急。

張珏一面派勇士潛入渝州協助守將趙定應防守,一面遣軍襲擾元軍,謀劃赴援。張珏採取攻其必救之策,遣軍奔襲東川行院治所青居城,乘東川行院總帥汪惟正率軍回援之機,遣勇將張萬以巨艦載精兵突破封鎖,入渝州增援。

時宋廷已在臨安降元。東、西川行院由是矛盾突出,互相觀望,忽必烈將東川行院併入西川行院。張珏乘西川行院治所空虛之機,遣兵與瀘州義士劉霖、先坤朋裡應外合收複瀘州,殺神臂山守將熊耳、安撫梅應春,俘元將眷屬多人,迫使元軍回師救援,渝州圍解。

張珏令部將王立守釣魚城,自入渝州就職,並遣軍奪回涪州。

東川副都元帥張德潤複克涪州。

西川行院軍撤圍渝州,轉攻瀘州。元將旦只兒率軍溯江而上,在合江紅米灣擊敗宋軍的攔截;進至安樂山複敗宋軍,斬首五百餘級,獲戰艦四艘;又擊敗截擊元軍漕舟的宋軍;乘勝攻破宋軍的水上寨堡石盤寨。

元軍至瀘州後,首先攻奪外圍據點,管軍千戶步魯合答攻城西北的寶子寨;同簽行樞密院事劉思敬攻城東北的盤山寨;劉整子劉垓與萬戶拜延攻神臂山的珍珠堡。瀘州軍民在安撫王世昌,守將劉雄、李都統的率領下,分守要隘,英勇抗擊。兩軍相峙年餘。時城中食盡,急需外援,而張珏自渝州遣史忠訓、趙安所率援軍遭拜延軍的阻擊,百餘人被俘,未能抵瀘州。

其後,元軍乘機發起總攻。步魯合答造雲梯,登城急攻,先破寶子寨;劉思敬破盤山寨,擒守將任慶,俘九千餘戶;劉垓、拜延克珍珠堡。瀘州安撫王世昌親率軍援珍珠堡及盤山寨,均被擊敗,王世昌及部將劉雄被俘。元橋船水手軍總管石抹不老督軍攻神臂門,蟻附而登,一度沖上城樓,又被宋軍擊潰。劉思敬率部趁宋軍激戰一天疲憊之際,進行夜襲,破東門而入,進行巷戰;管軍萬戶禿滿答兒及劄剌不花率軍夜奪水城而進,黎明,先登城入瀘州。天亮後,諸軍加緊攻神臂門。萬戶也罕的斤及石抹不老率軍先登拔之。宋軍將士英勇拼殺,終因寡不敵眾,兵敗城破,王世昌、李都統被殺,元軍複瀘州。

忽必烈向川蜀增兵,重點圍攻渝州:以西川行院使不花率西川元軍萬人東下,直抵渝州城下。元東川行院所屬元軍,也以部分兵力圍困釣魚城宋軍,主力繞過堅固難攻的釣魚城南下,與西川元軍會合,完成了對渝州的包圍。

此時元軍彙集兵力數萬複攻渝州。以主力駐佛圖關,分遣一軍駐南城,一軍駐朱村坪,一軍屯江上。不花遣宋降將李從入重慶招降,張珏不從。副使李德輝至書張珏勸降,再次被拒。張珏遣總管李義將兵從廣陽出擊,一軍皆沒。不花督總帥汪良臣攻城,張珏率軍出戰,挫敗元軍,汪良臣身中四矢。

張珏複率軍出薰風門,與六翼達魯花赤也速答兒戰於扶桑壩,遭元軍前後夾擊,敗退入城。不花移師於堡子頭,令元軍大造雲梯,加緊攻城。也速答兒率二十餘騎至其門挑戰,宋都統趙安出戰,也速答兒三入其陣沖殺,宋軍士氣低落;元軍四集,斬殺宋軍五百餘人。橋船水手軍總管石抹不老攻渝州太平門,登城殺守卒數十人。塔海帖木兒以拔都魯軍二百人,攻宋水軍,奪戰船一艘,俘其眾十三人。

張珏守城逾年,城中糧盡,勢窮援絕,部將趙安等夜開鎮西門降元,張珏率兵巷戰不利,飲鴆自殺不死,乘舟順流走涪州,被元軍俘虜,後自殺。元軍攻佔渝州。

渝州陷落後,張珏部將張萬走夔州,與張起巖共同堅守。忽必烈令四川、荊湖數路元軍兵臨城下,又遣人詔諭,張萬、張起巖遂以城降。

此時,張珏副將王立依然與軍民共同堅守釣魚城:

張珏升任四川制置副使知重慶府後,入重慶赴任;王立隨即升任合州安撫使,成為釣魚城主將,出兵收複了青居堡、遂寧全境。

渝州陷落後,南平、夔、施、思播皆為元軍所得,只剩下釣魚城孤城獨守。在元朝大軍重重包圍下,為了保全避難在釣魚城裡數萬軍民的生命,王立欲降於元。但因合州釣魚城守軍在前後二十五年的時間裡,擊退蒙古軍隊上百次進攻,使蒙古軍隊死傷超過萬人,使蒙古大汗和重要將領身亡在四百米的峭壁下,此時又與東川行院有深怨,王立遂遣義妹至成都向元安西王相,西川行院副使、太子侍讀李德輝請降,條件是讓合州人民不被屠戮。王立的義妹同時又是李德輝的姨妹一說胞妹)。李德輝雖然駁不過妹子的麵皮,但仍然不得不在請示過元世祖忽必烈、獲準滿足了王立的條件後,才敢親往釣魚城下招諭。王立見合州以及釣魚城的軍民得以保全,於是挈城投降,元軍徹底平定了東川。為宋堅守長達三十六年之久的釣魚城的陷落,標誌著蒙古平定巴蜀戰爭的結束。

忽必烈即分川蜀為四道,立四川行省,開始在四川建立新的秩序。

此時,在陸地的主要抗元勢力俱告覆滅;元軍乃步步為營,已不幸陷入三面包圍之下。

所佔據的碙洲地處雷州半島,而雷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戰局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時有宋廣西宣慰使曾淵子堅守雷州。元軍招降無效,大舉進攻。在元軍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曾淵子奔硐州,雷州為元軍所得。

張世傑以雷州得失關系行朝安危,派張應科、王用領兵數萬收複雷州。張應科三戰失利,王用兵敗降元。張世傑乃親領大軍圍雷州,亦久攻不下,只得撤圍而去。宋失雷州,駐碙州的行朝安全直接受到元軍威脅,張世傑遂將行朝北移至大海中的崖山,作為最後的據點。

阿裡海牙令史格留鎮雷州,防止張世傑向西突圍至交趾,自率軍艦航海攻佔了海南島。

至此,張弘範與李恆合計,欲將南宋殘餘勢力最後消滅於崖山。

【之二結束,敬請期待完結篇:之三、正義永存】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穿成惡女被流放?她通古今來養崽 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