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時候黃宗羲卻站了出來,便是以著當前浙江抗清勢力自身的條件,乃至是整個江浙的抗清勢力都很難實現收復失地的目的,與鄭氏集團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為了這等事情就打消了自身的積極性是沒有必要的。最起碼,在現在是沒有必要的。
“那依著梨州的看法,咱們現在該當如何?”
沈調倫轉而問向黃宗羲,黃宗羲未有遲疑:“依我看來,洪伯爺攻略台州,很可能還是一支偏師。否則,福建日趨穩定,來的就該是國姓爺,而非是洪伯爺了。暫且,咱們還是按照陳凱建議的那般繼續潛伏,等待時機。同時,咱們在私底下也要加強串聯,聯絡起更多計程車紳、百姓,等到大軍主力入浙之際,以著更加猛烈的姿態發動起來。”
黃宗羲定下了基調,眾人也沒能找到反駁他的理由,乾脆也就只能暫且如此了。這裡面,沈調倫他們幾個大蘭山出身的人物頗為急切,可是沒等多久,新的訊息傳來,說是清軍以滿洲正黃旗固山額真伊爾德為寧海大將軍,率領一支八旗軍南下浙江,為的是驅逐佔據舟山的明軍。
“這,大概就是陳凱在等的那個恰當的時機吧。”
暗自道來,黃宗羲的腦海中已經依稀的有了一個輪廓。與此同時,伊爾德南下的訊息早已透過杭州的李漁經特殊的情報傳輸線路以著最快的速度送到了福建,倒是讓能夠接觸到這些緊急軍情的大人物們有了與明軍收復台州的軍情有了個一喜一憂且亦喜亦憂的複雜心思。
福州,此間地位最高的人物莫過於鄭成功,他既是福建、廣東和南贛大部及浙江部分地區明軍的最高統帥,也是明廷的國公,更是鄭氏集團的首領。鄭氏集團的建立者是為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而鄭成功的嫡長子鄭經按照法理也將會是鄭氏集團的下一任首領。
只不過,現在這位下一任首領卻沒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這樣的情報,他如今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在馮澄世的門下讀書、學習,獲取知識才是這個尚且不到十四歲的少年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昔年,楚成王問晉文公,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晉文公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至城濮之戰,晉文公信守諾言,退避三舍,以避楚軍兵鋒,楚軍冒進,為晉軍擊敗。後,晉文公於踐土會盟,奠定了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鄭經的啟蒙已經完成了,儒家經典,《春秋》是罪不可不讀的。馮澄世對鄭經的教導,《春秋》的解讀便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值今日,正講完了晉文公稱霸,由此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的故事。
講解完畢,馮澄世讓鄭經說了說聽過這些後的想法,又對其進行了一些深入解讀,到了時辰,便放了鄭經下課,一點兒拖堂的打算也無。
馮澄世並沒有打算把當初他求學時先生的那一套拿出來用在鄭經的身上,因為他當初求學的目的是科舉,而鄭經顯然不需要這些。這個含著金湯勺正在慢慢長大的少年遲早是要繼承他父親的海商集團的,未來若是大明能夠得以中興,也很可能便是少年得志,在朝中呼風喚雨的人物,需要應對的更多的還是朝野的爭衡,所以他的這般也算是因材施教了。
比之先前開蒙時那些一板一眼的先生,馮澄世顯然更得鄭經之心。此間,馮澄世沒有拖堂的打算,鄭經反倒是還有些意猶未盡。不過,他的母親董酉姑說過,他未來將會是鄭氏集團的首領,對於僚屬不可太過親近,以免其人恃寵成嬌,反倒是會誤了大事,也壞了彼此間的關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恭恭敬敬的行了禮數,鄭經便退了出去,在家僕、書童、護衛等人的簇擁之下離開了馮澄世的家,登上馬車,回返鄭成功的府邸。
出了府門時,正巧碰上馮澄世的兒子馮錫範由外間歸來,二人早已熟稔,相談了幾句,鄭經就告辭而去。倒是那馮錫範,眺望著鄭經的車馬遠去,隨後才匆匆趕到了他父親的書房那裡。
“父親大人,今日講得可依舊是晉文公稱霸?”
“自然,總要講完了才是。”
“那麼,田氏代齊呢?”
田氏代齊,同樣是發生在春秋的故事,卻已經是春秋末年。此間,馮澄世聞言,原本還在低頭寫著什麼的他猛的抬起頭來,面色之中,惱怒二字不言而喻。
“你還是這麼操切,幾時能改?”
未聞其言,馮錫範已知己過。說起來,此間不過是心直口快了些,奈何他父親最要他注重的養氣功夫卻被拋在了腦後。
知子莫若父,馮澄世當然明白他的這個兒子到底想的是些什麼。對此,他並非沒有同樣的心思。只是比之他的兒子,他更加清楚他當下最應該做的是什麼。比之一時半刻的高下,他更加關注的還是長遠的發展。
“把你的那些小心思都給為父收起來,陳凱進取南贛,是把他自己放在爐火上去烤,現在咱們父子做任何與其有關的事情都是多餘的。”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