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

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馮家父子的對話僅限於馮家的書房之中,即便是鄭經也是無從得知的。此間,鄭經坐在馬車上,緩緩的返回相距不算太遠的府邸,入了府,就直奔其父的書房去問安,同時也是彙報一下學習的情況。

書房之中,不比已經下課了的兒子,鄭成功依舊在伏案思索。在他的面前,公文在兩側堆成了小山,兩山之間的峽谷,是一疊書著或多或少文字的稿紙。看那字跡,當時鄭成功的手筆無誤,此間他就這麼看著他自己寫的東西,思索、修改、再思索、再修改,如此往復,樂此不疲。

“……左軍中提督甘輝、前提督郝文興、後提督黃廷、左提督陳六御、右提督王秀奇;右軍中提督柯宸樞、前提督李建捷、後提督藍登、左提督蕭拱宸、右提督黃山……”

隨著福建民生的逐步恢復,以及鄭氏集團在浙江和南贛的攻勢的展開,此間雖是二月,南贛的戰事尚未塵埃落定,但是鄭成功已經開始為了下一階段的擴軍做準備了。

水師方面會受到戰船的建造速度制約,陸師方面,隨著鄭氏集團不斷的收復失地,愈加的深入內陸,陸師的重要性也日漸一日的提高。當下鄭氏集團猶如是一隻雙頭鷹似的,在福建、在廣東兩省盤踞,同時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會向這兩省周邊的省份展開攻勢。

初步的計劃,效仿水師,將陸師分作左右兩軍,左軍駐防福建,向江浙展開攻勢,右軍則駐防廣東,向江西展開攻勢,齊頭並進,收復東南大地。

這樣的擴軍計劃甚為恢弘,糧草、軍餉、武器、訓練、人員等等等等,鄭成功現在的稿紙上僅僅是兩軍暫轄的各提督、各鎮名單就足夠他斟酌良多了,更別說是其他的內容了。最起碼的,當前各部的佈防狀況是較為穩固的——黃廷守建寧府,王秀奇守邵武府,陳凱指揮柯宸樞和黃山在猛攻南贛,洪旭台州響應馬信反正,而甘輝則駐防舟山,同時協助陳六御接管張名振所部,任何的變動都有可能導致戰局的變化,這就更是他需要考慮到的現實問題了。

不過,這也並非是一蹴而就的,階段性的進行,財政壓力上就會輕鬆許多。鄭成功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有一點卻讓他不時的要遲疑一下這樣的計劃要不要真的開始實行。或者,還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取而代之。

需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鄭成功一時間也沒辦法決定下來。所幸,這份計劃本也不是他打算輕易決定下來的。當然,由於控制區的急劇擴大,改制的問題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他需要考量的東西也並不僅僅是這些,使得他最近往往都是要熬到很晚才去休息。

思索依舊在繼續著,外間卻有家僕言及,說是公子前來問安。於是乎,鄭成功從思索中暫且抽離出來,示意外間的家僕,隨後門一開,鄭經便邁了進來。

“孩兒給父親大人請安。”

“嗯,起來吧。”只一抬手,鄭經鄭重其事的行了一禮,便猶如是受到了支配一般,站起身來,但卻依舊保持著一個恭敬的姿態。

“今日馮先生講了些什麼?”

“回父親大人的話,今日馮先生先是講了《論語》中的子貢問君子,而後又將《春秋》中關於晉文公稱霸的篇幅講解完畢了。”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是《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則,當年鄭成功求學時就曾讀過,早已爛熟於心,此間鄭經提及,當年的那一幕幕便立刻浮現於心中,清晰得就好像是昨天才發生過似的。

“子貢問君子,何解?”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說,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說出來,而不是言語先於行動,這就是君子。孩兒想起以前曾聽過,君子敏於行而納於言,應該也是這個道理。”

鄭經娓娓作答,既談及了馮澄世的見解,也提及了他的一些所思所感。對此,鄭成功點了點頭:“明白道理,還當身體力行。”

“孩兒謹遵父親大人教誨。”

說過了此番,鄭成功又問起了關於晉文公稱霸的後半段的講解。不過這一遭,鄭經主要複述的卻並非是城濮之戰那場奠定晉文公稱霸的戰役,也非退避三舍的典故,反倒是主要講起了關於子帶之亂的故事。

所謂子帶之亂乃是周惠王死後,素來備受寵幸的王子帶向其異母兄周襄王發動的叛亂。第一次是周惠王死後,周襄王在齊桓公的支援下即位,王子帶勾結成周的戎族,結果被周襄王擊敗,流亡齊國。而第二次則是王子帶在返周之後,私通周襄王王后隗氏,陰謀叛亂,為周襄王發覺,但是周襄王卻被王子帶和王子帶勾結的狄人所敗,結果在晉文公的幫助下得以復位的故事。

“荀彧曰: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

鄭成功是讀過聖賢書,考中過秀才,做過監生的。這等故事,可謂是信手拈來,無需鄭經說得明白了,只消一旦提及子帶之亂,其中的細節便在腦海中喚醒。只是一旦想起了荀彧當年勸說曹操迎奉漢獻帝的說辭,他卻不由得聯想到了當下的形勢。一時間,浮想聯翩,反倒是把鄭經苦思冥想出來的那些見解給遮蔽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春秋戰國,周王雖弱,但卻是天下共主。齊桓、晉文稱霸,皆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如孔子稱讚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績:“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朱熹亦稱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這些鄭成功都是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的。甚至當代的大儒顧炎武也有言及:“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鄭成功雖說不知,但是他們所行的事業亦可以劃到這個範疇之內。

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馮澄世前幾日就已經講過了,現在又講了晉文公稱霸,還重點著墨在了晉文公平息子帶之亂上面,顯然是以著儒家正統思想來為鄭經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這是鄭成功所樂於眼看到的,因為在他的思想和身份定位之中,儒家士人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無時無刻的不在影響著他的言行,當初與其父決裂其思想根源亦是在於這般。

對於馮澄世的用心,鄭成功甚為欣賞,難得鼓勵了鄭經兩句,示意其要用功學習,那個不足十四歲的少年郎便漲紅了小臉兒,興奮不已的向他的父親講述起了他的另一些想法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