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攻失敗,靳統武那邊也沒有氣餒,而是繼續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挖掘更多的坑道,擺明了就是要將戰術繼續貫徹下去。
時間飛速流轉,很快便推移到了十一月下旬。這期間,靳統武從李定國那裡不斷的收到訊息,先是陳凱連下香山、新安兩縣,接下來便一如他那般逐步於清軍堅守的城池。
不過,比起他的那些比較原始的戰術,陳凱對東莞的進攻頗為激烈,就連城牆有一次都被明軍炸塌了,結果後續部隊跟進較慢,愣是讓清軍堵住了缺口,用準備好的竹筐裝滿土石重新將缺口給堵了上去。
這樣的訊息,都是透過香山縣傳過來的,雙方雖然不復合兵一處,但是軍情上還是互通有無的。陳凱對於他進攻東莞的不順利,也沒有絲毫的避諱。倒是連城璧和王興那邊,攻擊同樣是不順利,甚至不順利的程度比之陳凱和他的還要更高一籌,但報告上卻總是頗為樂觀的,樂觀得靳統武幾次笑出聲來。
他只是個單純的武將,對於政治上的貓膩不太能夠理解。戰報一事,往往並非是處於爭功的心思,很多時候還是要給予後方以信心,否則臨陣換將的話,往往對於戰局的影響就更為不利了。
這些,現在與他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於他而言此時此刻無非是與陳奇策一起對三水縣城展開有效的攻擊,僅此而已。不過到了今,他卻接到了一封急報,是順德那邊的清軍放棄了城池,大軍轉進佛山。
“真奇怪了,三水和東莞沒開花,倒是順德先拿下了。”
靳統武很不能理解,話出口,亦有對連城璧、王興所部戰鬥力低估的言下之意。陳奇策與其對坐,細細的看過了急報,很快的,新的急報送抵,一份連順德二字就始終沒有提及過的文字,也為他們解釋兩底為何清軍要放棄那座順德縣城的原因所在。
………………
三水之畔的北江順流而下,匯入珠江的滾滾洪流之中,無有一分一秒停歇便洶湧的匯入大海。
珠江的湍流之上,沿江的烽火臺,除了東莞、新安、香山所轄的已經被明軍控制了,不復為清軍預警,其他的烽火亦是如設立至今那般忠誠的履行著他們的職責。
滾滾的狼煙衝而起,很快的,下一個烽火臺便一如前者般點燃了狼煙。間隔頗遠的狼煙煙柱兒一個個的向廣州方向冒起,伴隨著的則是珠江之上,一如去年清軍突襲香港島之後的那般,一支比陳奇策所部規模要上不少的明軍艦隊溯流而上,沿著去年走過的舊航道再一次向廣州航校
艦隊緩緩駛來,廣州清軍早已有了準備。上一次的奇恥大辱,這讓尚可喜很是在廣州新城城牆上修築了幾處炮臺,並且將近來鑄造的火炮盡數搬了上去。此一番,明軍再度來襲,尚可喜聞訊便立刻趕到了南城牆那裡親自指揮作戰,為的便是一雪前恥。
奈何,這一次明軍艦隊在抵近廣州城後,並沒有靠近碼頭的水道,而是佔據了大吉沙在內的幾處沙洲,同時艦隊護衛明軍步兵在河南島登岸,展開了快速的推進。
河南島上,清軍有少量的駐軍以及配合廣州城南炮臺鎖江的炮臺。明軍不按常理出牌,抵近河南島,直接選擇登陸,步兵推進速度很是迅速,沒等廣州那邊徵調漁船結束,河南島上幾乎稱不上戰鬥的抵抗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明軍更是開始在島上安營紮寨,同時控制著那幾處炮臺封鎖江面。
明軍霸著河南島不走了,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每一次,無論是當年救援廣州,還是後來的炮擊廣州,陳凱都只是將此視作是暫且停靠的轉運碼頭而已,哪裡像是今日這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的行徑,自然不會是沒有根據的。於是乎,平南藩和靖南藩聯合展開軍議,你一言我一語的,最終發覺最有可能的就是陳凱有了快速攻陷東莞的辦法,或者是在東莞城下已經把耐心耗得差不多了,準備越過珠江,到西岸這邊兒來摻和一腳。
接下來,順德清軍有秩序的從縣城撤離,王洩是派兵追了一回,結果雙方沒有分出勝負,也就不了了之了。接下來,粵西明軍在控制了縣城之後,開始步步蠶食西江以北,乃至是北江以北的區域,清軍早已撤軍,那些地區很快就落入了明軍的掌握之鄭
與此同時,作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陳凱並沒有向珠江西岸與粵西明軍靠攏,而是繼續在東莞城下,發動著一次次疲軟無力的進攻。甚至到了這個時候,陳凱的精力也已經極少放在近在咫尺的東莞縣城上面了,反倒是每日每日的死盯著香港那邊的報告,日復一日,愈加的急牽
“還沒到嗎?”
“回撫軍的話,周侯爺和柯提督還沒有到。”
應該是十一月中旬就該到聊,可是現在已經臘月初了,周鶴芝和柯宸樞的部隊卻依舊沒有抵達。那可是幾百艘戰艦和兩萬多的明軍戰兵,其中光是步兵就有八個鎮一萬六千戰兵,幾近於陳凱現階段在廣州戰場上投入的部隊的兩倍了。
這支大軍始終沒有抵達,使得陳凱始終不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而且更重要的是,清軍的援軍,應該馬上就到了!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