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小宮女
七皇子在林子裡遭遇的事應該是還沒傳到行宮裡來,姜慈和趙洵回來的這一路上,只見人們臉色如常,沒聽見半點風聲。
於是回到房中,姜慈才開口問道:“大人難道已經看出什麼端倪了?”
她回想起方才林中探查,沒想起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小侯爺比往常更沉默些,兩個人一路上只是在聽文瑞先生分析。這麼說起來……趙洵對這位文瑞先生說的話倒也沒反對過,這點倒是有點奇怪,小侯爺什麼時候對這位門客這樣信任了?
那邊趙洵已經換上常服出來,他見姜慈一副認真思索的樣子,不由笑笑,反問,“想到什麼了?”
姜慈回神,在桌邊坐下,託著腮道:“從未聽大人您說起過這位文瑞先生,今日大人卻似乎對他十分信賴……我猜是他有問題?”
趙洵嘴角一勾,“猜得很準。”
姜慈奇道:“但為何?”
趙洵倒了兩杯茶,說:“先前我聽說他不擅長野外圍獵,所以很少出門,可是今日觀察他在林中表現,可不像是隻會閉門讀書的人應有的反應。”
姜慈想了想,“可萬一,這些林間事情也只是他從書上看來的呢?”
“只是常識道理也許可以強行記下,但行為舉動卻不能一日練成。”趙洵放下茶壺,將其中一盞茶放在姜慈面前,“今日天陰,道路濕滑,那林中很不好走,你尚有功力在身,身段靈活,也需謹慎小心,但他如果真的是隻會讀書的書生,如何能做到腳步輕快地走在我們前面?”
姜慈順著趙洵的話想了想,道:“這麼說起來我今日也覺得有點奇怪,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明知山林裡暗藏危機,但這一路上他非但不露懼色,還毫不遲疑……如果不是此人非常自負,對自己做得判斷都非常有信心,那……”
姜慈說到此,臉色微變,她看向趙洵,一個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趙洵點頭,接著說完,“那就是他知道前面的路上有什麼。”
姜慈低聲道:“可他不是太子殿下的……為何要向七皇子下手?是太子?”
雖然姜慈也明白,皇室之間為了權位勾心鬥角不在少數,就算是親兄弟又如何。可若是她之前沒見過七皇子便罷了,正因為她見過這位皇子,所以她心裡也知道,這位七皇子與太子站在一處,兩人之間,高下立見,實在不能相提並論。
她想不明白,太子這樣的人,會將七皇子視為眼中釘,並且到了一定要冒險在圍獵的時候鏟除對方的程度嗎?
這一點,趙洵也有些遲疑,“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七皇子起初並沒有去林子裡圍獵的打算,他會在那個時候進入林子,有兩種情況。一者,林子裡隱藏著的東西不小心暴露,讓七皇子發現了,出於好奇進入林子裡;二者,這確實是針對七皇子來的,因為知道他這個人急於邀功,於是故意製造動靜,假裝刺客,引七皇子去林中。”
姜慈想了想,“但是這位文瑞先生……”
姜慈回想起當時的情況。事情發生時,太子和文瑞先生都和自己在一起,從他們當時的位置來看,是不會知道七皇子他們進了林中的。就算文瑞與這件事脫離不了關系,按照當時的情況,他一來不可能有分身術親自去林中動手,二來他看不到七皇子的情況,更不可能指揮全域性……看上去和林子裡發生的事全無關系。
但真的是如此嗎?
姜慈又將今日發生的事從頭到尾回憶了一遍,忽然意識到了。
“他主動向大人說出林子的事,就是為了表現他對林子裡的情況瞭如指掌,這樣的話,不管是誰深入林中調查,他都可以以此為理由,進入林中一同調查?”
“是,還有一點。”趙洵看著姜慈道,“從一開始,我們進入林子裡,就不會找到任何與‘刺客’有關的線索。”
不論是七皇子一開始說的“人影”也好,還是侍衛們以為是“刺客”埋伏也好,到了最後,大家懷疑的物件都變成了林中野獸,再也沒人提起刺客的事。
姜慈驚道:“這麼說來,林子裡有野獸這件事也是他提起的……莫非他在包庇誰?”
趙洵搖搖頭,提筆寫下一封傳書,邊道:“還不清楚,總覺得這件事沒那麼簡單,有沒有刺客,他又是替誰辦事,目的為何……現在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從現在開始,不能將這個文瑞先生當成單純的門客來看待了”
趙洵落筆,很快寫完,此時已近傍晚,趙洵看了一眼窗外,又看了姜慈一眼,“先將這些事情放在一邊不談,此事一出,也驚動了和洪,不知會不會對計劃有影響。”
姜慈想了想,道:“說到這個,今夜是一個好機會,我打算在晚膳時行動。”
“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