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就是這樣,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能有多絕望。
輿圖上畫的一清二楚,東宮和掖庭都是宮城一左一右的附屬宮殿群,它們既不屬於皇城,也不屬於宮城,是非常獨立的兩套系統。
而不管是太子聞時頌還是東宮的官員,都無數次的和沈裡說過的,東宮自有一套系統。
偏偏岑夫子還在給太子妃挽尊,她說:“如果只從佈局規劃上來說,東宮和掖庭宮確實也屬於皇城的一部分,您並沒有說錯。”
統領六部的尚書省和南衙十六衛也確實都在皇城。
但三省六部中的另外兩個,中書省和門下省,卻在宮城之內,離皇帝更近的地方。都不需要黃老夫人接著問下一個問題,沈裡就學會了搶答:“為什麼只有它們在裡面?因為他們算是總裁的秘書辦,自然要和總裁的辦公室緊密連線。”
作為古人的岑老夫人不可能知道什麼叫總裁,而什麼又叫秘書,但她只需要知道沈裡終於搞明白了三省的關系,也就可以了,她從不拘泥於形式。
只會欣喜於太子妃殿下的開竅,這便是他們這第一堂課她最希望沈裡能夠知道的。
——在皇帝心中最重要,或者說對皇帝影響最大的衙門是哪一個。
是中書省和門下省。
老皇帝的心腹幾乎皆出自於此,好比如今已經派去尚書省當右僕射的韓大人,他曾經就是中書省出身。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老皇帝把自己身邊的秘書,派到了集團其他部門當經理。
也許某個官員只是中書省和門下省一個不起眼的小官,但有時候對方的話語權是比尚書省的高官還要厲害的,因為他們長伴君側,可以直達天聽。
沈裡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他爹官職的全稱叫左補闕,隸屬於中書省。
“咳,事門下省。補闕和拾遺皆分左右,左屬門下,右屬中書。”岑老夫人糾正了一下太子妃的常識性錯誤。
沈裡點點頭,虛心受教。
左補闕從品級上來看雖然只有從七品,不是很重要的樣子,但如果從岑夫子給他上的這生動形象的一刻來說,他爹或許、可能、大概混的還行?怪不得請假都需要專門寫信回來,請他雖然卸甲歸田但畢竟是前任大將軍的親爹代為操作。
不同衙署在皇城宮城的遠近,也就代表了他們在皇帝心中,亦或者在朝堂之上的不同地位。
再沒有比這更容易讓人記住的了。
岑夫子不像個夫子,更像個導遊,讓沈裡非常開心的導遊。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導遊老師好像總會在不經意間把目光看向某個空白的角落。
一次兩次沈裡還發現不了,次數多了,他的好奇心也跟著起來了:“那裡有什麼嗎?”
岑夫子卻每回只是輕輕的搖搖頭。
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而是她不能說。因為那些角角落落能有什麼呢?自然是隻愛陰暗瘋漲的某聞姓大蘑菇啊。
是的,一下朝,太子殿下就控制不住的過來了,但來歸來了,卻並沒有上前打擾的意思。
聞時頌必須得說明一下,他這麼做並不是嫉妒什麼顏郎韓郎,也不是害怕沈裡看見他這麼寸步不離不給空間要生氣,他只是想暗中觀摩一下給自己的皇祖母和母後都上過課的老師,教學是怎麼樣的。
真的。
一堂課下來,岑老夫人對於沈裡這位太子妃總算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對……太子殿下也有了一些瞭解。
簡單來說就是,太子妃殿下對官場毫無常識,但充滿了奇思妙想,總能蹦出一些宛如妙手偶得的高凝練詞句,非常有靈性。但比起這方面的靈性,他更擅長的明顯是談戀愛,至少如果他想的話,可以很容易就把當今的太子殿下玩弄於鼓掌之中。
太子妃的老師一句話總結:殿下什麼時候能把他的戀愛天賦,分一點給政治嗅覺,什麼時候就完美了。
作者有話要說:
瞎扯淡小劇場:
本文又名《全世界都覺得太子妃是戀愛高手》。
岑夫子:那不然呢?總不能是我們不值錢的太子自己非要叭叭倒貼吧?
看到一個木頭梗,感覺很適配聞時頌和沈裡,↓如下↓。
聞時頌發朋友圈:我喜歡你,僅你可見
沈裡在下面回複:哈哈哈哈哈哈笨蛋於菟,你忘記遮蔽我啦
帝鑒圖說:明代張居正給小皇帝專門編纂的教科書,文裡化用一下。
ps:改一下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