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雖對李格非不是很瞭解,但他既然是李清照的父親,想來也是實力不菲,遂恭敬幾分道:“原來是李大人。不知李大人此次到杭州來,是為公務,還是為私事?”
李格非並不回答,指著牆上幾副字畫,顧左右而言他道:“林大人,你可看得出這幾幅字畫的來歷?”
林星認真地巡視一遍,一無所知道:“我對古玩字畫,一知半解,還請李大人賜教。”
李格非走到牆邊,一幅一幅地介紹道:“林大人請看,這副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傳世作品《琴賦》,無論是字跡還是內容,均是不朽之作。這副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雖然是後世模仿的贗品,但這個模仿者無論功力還是境界,均有王羲之七八成的水平,也算是一副難得的作品。大人再看,這一幅,乃是前唐畫聖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此畫珍貴異常,世間流傳的僅有三幅,我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其中的一副,一直視若珍寶。”
林星聽他的介紹,這牆上所掛的字畫,無一不是前朝大家的經典作品,名貴非凡,一時也看得興起,隨即又不解地想到,李格非為何和自己說起古玩字畫起來?
似是感受到林星的疑惑,李格非微笑釋然道:“大人該可知道,我李格非是個愛好收藏之人,凡歷代書畫大家的作品,我均有濃厚興趣。這一點歸結於,我們李家是收藏世家,歷代均有收藏的愛好,對於我而言,收藏名貴字畫,遠比買地置宅,興建樓宇更有意義。”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家中如此之多不菲的字畫。
李格非旋即話鋒一轉,道:“這也正是我此番來杭州的目的。江浙一帶,歷來是古玩字畫的興盛地,我這個收藏世家的子弟,若不來一趟杭州,未免太不正宗。正好閑來無事,又嘗聞浙江風景如畫,加上清照又吵著要到江南來遊玩,所以才有了此次杭州之行。
李清照見父親拿自己出來搪塞,笑著不依道:“爹爹,你太不夠意思,你說了這麼多,尚未告訴林星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呢!”
林星奇問道:“哦?不知李姑娘父女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李格非笑著搖搖頭,知道有自己這個調皮的女兒在場,想要搪塞是搪塞不過去了,遂從抽屜中掏出一塊巴掌大小的石頭,道:“實不相瞞,我們此次前來,正是為了這花石。”
花石?
林星心中一驚。
花石綱,是宋朝很有名的一段故事。花石綱,原意是指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交通工具。那時的“綱”是指一個運輸團隊,往往十艘船為一綱。當時指揮花石綱的,有杭州“造作局”和蘇州“應奉局”,是兩大皇家禦用的花石採辦機構。
皇帝對花石的喜愛,至宋徽宗時到達巔峰。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對這種現象有著深刻的描寫。當然,此是後話,容某細細道來。
卻說林星聽得李格非也喜歡花石,這才知道原來非獨宋徽宗,宋時的不少官宦之間,都對花石情有獨鐘,遂心中感嘆道,宋朝真是個享樂主義極度盛行的朝代。
林星順著李格非的意思,又問了一些關於花石的情況,始知李清照父女此行,是來杭州拜訪一位比李家更加熱衷於收藏的朋友趙員外。趙員外父子亦是花石和字畫的發燒友,這座雅緻的別院,就是趙員外送給李格非父女的下榻處。
正談話間,聽得門外一人朗聲笑道:“李伯伯,清照妹子,你們要的花石,我找來了!”
李格非聞言一喜,對李清照揮手道:“是明誠來了!清照,快快出去迎接。”
趙明誠?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