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李清照出了門,不多時領回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長得斯文帥氣,方方正正,一看就知家教極好,富有修養。他手中拿著幾方奇異有趣的石頭,欣喜不已地快步走了進來。
李清照貼近地依偎在那小夥子身旁,神態親暱,笑道:“爹爹,明誠哥來了!”
來者顯然就是趙明誠,後來李清照的丈夫。
趙明誠先向李格非施了禮,呈上金石,又見有客人來,雖不知林星是什麼來頭,仍誠摯地施了一禮,明禮誠信之風,展露無遺。
李格非愛不釋手地把玩著手中的奇石,過了片刻方想起為兩人引介,道:“林大人,這是世侄趙明誠,也是個金石愛好者。明誠,這位是新任浙江知府林大人,快來見過大人!”
趙明誠又施了一個比剛才更加正式,更加恭敬的禮節,道:“小民趙明誠,見過大人。”
林星素來沒什麼架子,示意不必多禮,然後問道:“趙明誠,聽聞你對金石之說頗為精通,不知可否闡述一番?”
趙明誠不知這林大人是不是正宗的金石發燒友,但他既然出言詢問,自己自該知無不言,遂謙虛道:“談不上精通,只是略有涉獵。難得大人對金石感興趣,小民就鬥膽獻醜,說得不對之處,還請大人指正。”
話說這麼說,趙明誠開口講起金石學說,比之剛才的斯文有禮,刻下又是自信滿滿,道:“金石之說,源於商周之時。主要研究金銀銅器和頑石之物,亦包括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兵符和器皿。雖然金石之說不成氣候,但歷代均有古人研究金石,卻是不爭之事實。比如前朝歐陽修大師,就是金石界的泰鬥之一。一塊好的金石,從發掘、甄別、調查、考究到定性,都極為講究,若不是此中摯友,難以體會個中五味。其中又涉及到文字學,書法,歷史,文學和圖書學,可以說是一門極有內涵的學問。”
他說得興起,指著剛剛拿回來的石頭,比劃著道:“大人請看,就以這方石頭而言。看似頑劣,實則非是凡品。此乃熔漿噴射而成,風吹日曬,砂石磨礪之下,有著極高的硬度,可以用著切割之物。古語有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可見金石之堅硬。”
見林星一頭霧水,趙明誠回轉過來,略顯尷尬道:“嘿嘿!這個……大人,是否我講得太過枯燥,大人沒興趣聽?”
林星搖手道:“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講得挺好的,生動活潑,有條有理。只是我對金石沒什麼基礎,一時半會消化不了你所說的話,所以低頭整理思緒,這才有了沉默跡象。”
趙明誠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這也難怪,確實,世人對金石之說都很陌生,大多一知半解,要普及金石之說,還有待於我們這些金石愛好者的努力。”
說罷豪情滿懷道:“我平生志向,就是鑽研古玩字畫,金石玉器,他朝若是有機會,寫一本集大成的《金石錄》,就算不枉此生了!”
李清照一臉憧憬地鼓勵道:“明誠哥,你一定能行的!我支援你!”
趙明誠微微一笑,望向李清照的目光溫柔而多情,道:“清照,謝謝你!”
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李格非頷首微笑,老懷為安。
在這種情形下,林星自然也要識趣地笑道:“趙明誠,我看好你!你的金石錄一定會寫成,而且會是大大的有名,對後世金石之說影響深遠!”
趙明誠謝了一番,有些不解道:“大人為何如此看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