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李清照劃這小舟,穿梭在滿湖清荷之中,左兜右轉,來到一處清幽所在。此處閣樓雅緻,水榭彎彎,迴廊掩映,竹林成趣,好一派清寧勝景。
兩人棄了舟,上了迴廊,穿過水榭,來到一間書屋門前。李清照口中的爹爹就站在門前,微笑著看著回來的愛女,他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儒雅學者,衣著華麗講究,氣度風儀,一看就是個文化人。聯想到李清照只有十五六歲,可知其父是老來得女,所以視若掌上明珠。
最難得的是,李父是個開明之人。須知當時在宋朝,封建禮數極嚴,男女交往諸多限制,尤其是李清照這種花季少女,更是應該循規蹈矩。父母亦是會嚴加管教。但李清照帶著林星這個陌生男子回家,其父卻沒有盤問什麼,似乎對女兒的行徑司空見慣,固不以為然。
三人進了屋,寒暄一番,分主客坐下。李清照饒有興致地泡了一壺好茶,茶韻飄香,溢盈滿屋,令人精神一振。
按照習慣,李父怎都要客套地問上幾句:“不知林公子在杭州何處高就?”
林星感到很難隱瞞李清照和她父親,遂微微一笑,和盤托出道:“實不相瞞,本人正是新任浙江知府,林星是也!”
李父驚訝地放下茶杯,抱拳道:“原來是林大人,老朽有眼不識泰山,怠慢了大人。”
李清照卻沒有半分驚訝,只是覺得好玩,拍手笑道:“好耶!原來你這書呆子是知府大人,怪不得肚中有點文墨。想不到我劃船出去,居然劃到個大官,好玩!真是好玩!”
李父佯怒道:“清照,不得胡言亂語!”
李清照聳聳肩,朝著林星做個鬼臉。
林星看著這天真爛漫的少女,心中好感頓生。他本是個平易近人的人,最不喜歡這些繁文縟節,若是李清照懾於自己的官威,躲躲閃閃地叫自己大人,他反而覺得沒有樂趣。像現在這樣落落大方的李清照,才是可以傾心交談的知己。
李清照依偎在其父身旁,笑道:“爹爹,這下好了!你們兩個都是官員,總算讓你找到一個可以共敘時政的同道中人了。”
林星微微一愣,道:“怎麼?李先生也是官場中人?”
李父愛憐地拍拍幼女的肩膀,道:“老朽李格非,前些年做過幾年京官,後來因為一些官場上的傾軋,現在也是輾轉仕途,不甚如意。總比不上林大人這般春風得意,深受朝廷器重。”
林星心中笑嘆,看來自己是名聲在外了,現在幾乎整個大宋官場都知道,林星是端王的人。
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文學家,女詞人李清照之父。他聰明警俊,刻意經學,是大學生韓琦的門下士。宋哲宗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以文章受知於蘇軾門下,和廖正一、李禧和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蘇門“後四學士”。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章淳為相,李格非不受重用,輾轉流連各地官場。此時見到林星之時,仕途甚是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