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邇點點頭,這就好。
“對了,你在電話裡提到的朗訊是怎麼回事?”
說起這個,梁勝均表情有些精彩,“朗訊走了步險棋,這一次應該會失敗的很慘。”
“最重要的是,他下轄的貝爾實驗室,會有切膚之痛。”
貝爾實驗室,大名鼎鼎啊,即使是陳子邇這個不搞技術的人也是如雷貫耳。
“找個地方,你好好跟我說說。”
兩人都沒心思吃頓豐富的晚餐,只能找個快餐店將就著,填飽肚子就成。
“在我還在i工作的時候,我在這裡見證了96年朗訊的上市行動,他們籌集了三十億美元的資金,是當年最大規模的io。”梁勝均端著碳酸飲料,草草的喝了一口就開始講述,“今年早些時候朗訊的市值升到了2400億美元,然而為了維持住他的高股價,完成華爾街對他的業績預期,朗訊竟然借錢給各公司來買朗訊自己的裝置。”
陳子邇眉目一挑,“那就是用自己的錢買自己的東西?”
“對。”梁勝均肯定道:“不知道什麼人出的主意,這事是泡沫之前幹的,為了促銷他的電信裝置,從財務角度來說,只要裝置從朗訊出去,那麼就會被計入銷售額。如果發布財報,肯定就漂亮多了。”
陳子邇大致明白了,“所以問題是,這個銷售額其實是虛的,中小公司的大量欠賬轉化為應收款項,然而這筆錢從未進入到朗訊。”
他的眼睛越說越亮,“而泡沫破裂之後,中小公司紛紛倒閉,那麼朗訊的應收款項在瞬間就變成了淨虧損?”
梁勝均重重點頭。<101nove.fo肯定都不知道該怎麼向華爾街展示財報了,這樣一份成績單,會讓華爾街放棄這家公司,而華爾街的放棄永遠是打壓,連任其生死這種結果都不會有。”
陳子邇總覺得印象中有看到過什麼新聞,朗訊後來不叫朗訊了,叫什麼阿爾什麼特朗訊,好像茍延殘喘了幾年被收購了。
印象不深了。
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
盛世有個機會。
梁勝均湊過來說:“貝爾實驗室長期是不為研發經費擔心的科學家天堂,但未來半年,朗訊至少要關停過半數的研發部門。這是個擁有兩萬名研發人員的巨型實驗室,一旦裁員,會讓大批的一流科學家失業。”
他說的對,陳子邇有印象的,而且梁勝均的預估保守了,什麼過半數,就連朗訊自己都被收購了。
完全吸收不太可能,一來沒那麼強的實力,二來就算有也完全沒有必要,貝爾實驗室有些研發是不面向商業的基礎理論研究,再有,其他有實力的公司也會對這些人才産生慾望。但不論如何……
陳子邇眼睛眯了眯說道:“就算只取一瓢飲,不說一口吃成胖子,但盛世絕對可以擺脫營養不良,擁有一副壯碩的身體。”
有了研發,他對盛世電子的未來才更足的底氣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