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陳述也收到了追殺令。找樓戶商議道:“這劉秀到邯鄲,劉臨本可以甕中捉鼈而滅之。為何要放劉秀東行,繼而發下四海追殺令?”
樓戶道:“除非其目的不在殺劉秀?”
陳述道:“你以為王朗意欲何為?”
樓戶道:“樓戶以為,是借追繳劉秀之機,而讓趙兵東行,擴充套件地盤。”
陳述道:“趙之盛,對襄定、雁門都是威脅。不日就會到西河。為之奈何?“
樓戶道:“既然劉秀在逃躥之中。不若,讓我蘆芳來助劉秀一臂之力。用劉秀來限制趙地。”
陳述道:“劉秀乃陳述兄弟,陳述也有助劉秀之意。但不知蘆芳兄,有何高見?”
樓戶道:“若要救劉秀,非雲中子不可。這雲中子,德高望重,於關東各郡都是長著,就連王莽對之尊敬之至。現關東彭寵,便是王邑之部下。而王邑,乃是雲中子之晚輩,曾受教於雲中子。”
陳述道道:“不知雲中子現在何處?”
樓戶道:“雲中仍在雲中。”
陳述於是告辭了樓戶,回到西河,將前往尋找雲中子之事告訴了池宛白,對池宛白道:“有師父師母及眾師兄弟在此,可保你無虞。我去找雲中子,讓他來助劉秀。”
池宛白道:“這劉秀不過是昔日長安一學子。陳大哥為何大費周章要助他?”
陳述道:“更始得力,劉秀兄弟居功至偉。足見劉秀非同一般。而劉伯升為更始所殺,王嬿也為更始兵所殺。我與劉秀,同仇敵愾。”
池宛白聽了王嬿之事,便無懷疑。道:“陳大哥,你若覺得劉秀可以,便去幫他吧!嬿姐姐之仇,我與你一樣,想早日得報。”
陳述道:“若那劉秀能得天下,便可以將王嬿葬於平帝陵邊,你我也可尋得一地,與趙飛燕與班婕妤一樣,守在帝陵邊上。一起過完此生,如何?”
池宛白道:“君行天涯,妾身相隨。君歇四海,妾身相伴。何況於帝陵?那裡又有嬿姐姐。此生不寂寞。”
陳述與池宛白道了別。又出去跟東方虹夫婦與眾師兄弟說了去意。便上馬北上。很快,來到雲中,按那樓戶所示位置,找到一處茅廬。
陳述近時,只見那茅廬之上,大書三個字“雲中蘆”。如日一看,必定是雲中子所在無疑了。陳述叩門問道:“雲中子前輩在否?”
裡面出來一人,開啟大門,陳述一見,童顏鶴發,不是雲中子是誰?
陳述見了雲中子。道:“雲中子前輩,數月不見,越發精神了!”
雲中子道:“陳將軍,好久不見。老身於王莽死後。便將雲中交與蘆芳,退隱至此。原以為要孤獨終老。不想還有你這老友來見。老身甚慰。”
陳述道:“雲中子前輩。如今天下方亂,正是需要大將之時。你如何於此時退隱?”
雲中子道:“在下年老,雖願意助中原抵擋匈奴。卻不想加入中原戰亂。”
陳述道:“那中原戰亂,總要有真命天子去平息。”
雲中子道:“成王敗寇,誰是真命天子又能如何?”
陳述道:“前輩所言極是。只是陳述此次前來,還有一事相求。”
雲中子道:“陳將軍,說相求嚴重了。不知老身可有用得著的地方?”
陳述道:“前輩,你是否知曉。這襄定之外,王朗於邯鄲稱趙王?”
雲中子道:“此時天下無主,王朗稱王,也不為過。”
陳述道:“可這趙與襄定比鄰,若西進,必定直指朔方。那時,必然生靈塗炭。”
雲中子道:“依你之見,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