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奧數比賽,在普通人的眼裡不會引起大轟動,但是學校和奧陣列的人會關注。
兩個滿分,夠一中在外炫耀好一陣子了,採訪的事自然要及時安排上。
溫晴、傅晉華和成風凌被叫到了一起。
“要求採訪的媒體有好幾個,學校覺得一個個過來採訪,太耽誤你們的學習時間。”徐筠已經和校長他們商量過了,“索性安排把幾家媒體叫到一塊兒。”
“記者招待會?”成風凌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規格還挺高的。”
徐筠笑了:“這麼說也沒錯,後面他們也會有單獨採訪,你們願意就配合一下,注意態度,不要過多去表現自己的觀念,就是三觀,說說學習經驗就夠了。”
溫晴知道,徐筠這是在保護他們。
一句話在不同的人眼裡會有不同的解讀。
網際網路發達的年代,這種解讀的影響就很明顯。
平穩最好,不要去吸睛。
在徐筠眼裡,他們都是讀書的好苗子,以後要走的是去好的學府鑽研科學之路。
不需要獲得太多關注和流量。
更怕這些孩子的意思被人複雜化曲解化而遭受網暴。
到底是第一次在這麼大的比賽中獲得好成績,溫晴的心情有點激動,她現在已經達到了保送的資格,可以直接跳過高二高三就去上大學。
溫晴原本就有這個想法,但是高一就參加高考,她對自己的成績還沒有那麼大的把握。
普通大學沒有問題,想去的大學就不一定了。
“下週一,你們還得出來一個人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這周準備一下演講稿。”徐筠又說。
“那肯定得他們倆啊。”成風凌立刻說道,兩個滿分在這裡,他這個分數就沒有必要去出頭了。
溫晴指著傅晉華,緊跟著成風凌的話後面說:“傅學長,你去吧,我沒有經驗。”
徐筠直接拍板了:“傅晉華,那你準備一下稿子。”
兩個人推脫了,剩下那個再推脫,這事就難弄了,徐筠可是見過這類場面的,最後還得他來指定。
從今天下午的自習課開始,溫晴就得輪著去高一每個班級傳授學習經驗。
一天兩個班級,也得要一週多的時間。
這種不算正式演講,隨便講幾句就行,準不準備稿子都無所謂。
“我的學習方法十分粗陋,總結下來就八個字,基礎牢記,靈活運用。”溫晴確實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學習的,“基礎記牢很如願理解了,靈活運用呢,其實就是解題思路問題。我不算天賦型選手,所以我相信,熟能生巧。”
一班的學生還記得溫晴翻看教材,分分鐘把教材上的知識點記下來的事。
如果這都不算天賦,那什麼才叫天賦呢?
基礎牢記,說得容易,可需要一個好的記憶力才能得心應手。
“我每天早上讀,晚上也讀,可時間一長,就給忘了。”
“這麼多科,要記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我腦容量支撐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