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數學和初中的數學有著很大的區別。
初中的數學如果課堂上沒有聽懂,可以透過刷題,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來加深理解。而且初中數學計算佔的比例更大。
但進入高中就不一樣了。
從集合語言、函式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到空間立體幾何語言,一下子就變得抽象起來,理解難度和中學不是一個檔次。
淺顯一點,初中接觸的是平面內解決問題,而高中則是三維空間解決問題。初中側重研究定量,而高中側重研究變數。
溫晴囫圇吞棗的把數學書啃了下去,但卻是一知半解。
能記住所有的定義,卻總在理解這一塊差臨門一腳。
直到聽力吳卓斌課堂上的講解。
溫晴腦子裡原混沌一片的地方豁然開朗,所有的定義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吳卓斌發現,溫晴和語文老師說的完全不一樣。
不用聽課?自主學習?
溫晴這不相當認真地在聽課嗎?
溫晴喜歡數學,不管是聽課還是解題,總有種口中生津之感。
當然,這樣的感覺,在物理、化學、地理這些課上都有。
有時候做政治題,發現一個極好的切入點,也會有這種感受。
這大概叫做,成就感。
吳卓斌心裡也有極大的成就感,誰都喜歡自己上課的時候,有學生在認真的聽,這讓人覺得自己的努力備課沒有白費,也會覺得自己上課還是很好的。
溫晴聽懂了集的語言含義,後面這些相關的內容就很容易懂了。
第二節數學課的時候,吳卓斌便見識到了,頭也不抬,一直翻著書看的溫晴是什麼樣子。
萬老師說她表面在翻書,實際上耳朵在聽?
真的嗎?
吳卓斌有點不敢相信。
這不看黑板怎麼聽得懂呢?
數學和語文畢竟是不一樣的呀。
吳卓斌沒有貿然去指責,他出了幾道題,點了幾個學生的名上去做題。
“溫晴,第五道。”
溫晴站了起來,一個跨步到黑板前,感覺她連題目都沒有看,就刷刷刷地寫了答案。
然後下來了。
其他四個學生還在看題目……
吳卓斌愣了下,趕緊轉頭看她寫的答案。
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