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三日。
大秦境內,自西方又來一支萬人救援隊。
這是佛城組建的超過萬人的百姓隊伍,徒步自佛城而來,也因此最後到達。
至此,所有的救援人員盡數抵達。
在相閣輔相宋和的安排下,受災田地的清理任務由各城軍隊和佛城的萬人救援隊在分別劃定的區域內展開。
為了避免大秦災民與來自各城的救援人員接觸,災民自身則在田地區域外搭建和修葺他們被損毀的房屋。
截止昨日,宋和已將韓城將軍韓疾和王雙林捐出的糧如數發放給了亟需糧食的災民們。
那持續的慟天的哭聲,多少感激盡在其中,那是他們此生第一次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暖和情義。
只是,任這哭聲隨風傳遍大秦,也沒能引起多少共鳴。
那隻在災民之間,或者,只在棄民之間。
那些啖之血肉的人們,他們若有一絲憐憫,也就不會有棄民的存在。這哭聲,這善舉,非但沒有喚起他們的憐憫之心,反而讓他們感受到了忌憚。
流言蜚語從各個角落滋生,傳達到相閣。
衛韓邀買人心,宋和徒居高位卻為人利用,才不配位理應問罪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今日,相閣傳令,由大秦監察總司召審宋和,陳明詳情,後做定奪。
大秦監察總司,一方面是主理各城監察司人員安排排程事宜,另一方面,也有對大秦境內一切事務的監察之權。
身在大秦監察總司內的公職人員,大都是天雷宮治下各個利益集團安插在其中,但有讓這些利益集團感到不滿或是威脅的事發生,都是透過這裡的自己人開始散佈發酵,以便他們的訴求得到解決。
相閣不好直接插手,但透過大秦監察總司,就能把他們的訴求傳達到相閣,也傳達給李令山。
監察總司坐落在七層天雷宮的第四層,司座莊恪大多都是為此登上相閣所在的第六層,堂堂監察總司司座,說來也是高位,實則不過是為這些利益集團跑腿。
當宋和與隨他一併主持救災一事的兩位輔臣走入監察總司大堂時,宋和已端坐在上座,身下是一名記事。
左右聚滿了監察總司的公職人員,這些人實則無關,不過是為各個利益集團打聽訊息。但莊恪並沒有呵退他們,誰讓莊恪本身也是某個利益集團的一員。
見宋和與兩位輔臣走到身前,原本愁眉苦臉的莊恪轉瞬笑臉迎面,道:“宋輔相,兩位大人,今日不過是例行問話,還請不要怪罪。”
相閣中的哪一位都比他的職位要高。
本來在莊恪看來,不論是宋和還是相閣中任何一位輔臣都與他一樣,身後代表的都是某個利益集團,而他們這些利益集團大多都是利益相通的。
對於他們而言,與那些受災的棄民之間的界限應是涇渭分明。
韓城如此明顯邀買人心的舉動,本應是完全不會理睬,可宋和為什麼就配合了?
宋和能躋身相閣三輔相之一,怎會不知此舉會掀起軒然大波?
就算他的身後有人保,面對共怒能保得下來嗎?
宋和是奉李令山之命全權處理救災一事,就算保他的人是李令山,但傷及到全體的利益,就不怕李令山棄車保帥嗎?
如今李令山已經命莊恪審問,這是否就是棄車保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