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幾日,他知曉了更多的修行之理,也明白言行不管天資多高修為多深,也都走過他現在正在走的路。
原來並非他原先想的那樣,言行並非生而有之,只是走過了常人走不出的路,其中的艱辛不問可知。
紫火,天地七焰之首,生而不熄,自納天地元氣,只能以道法收之的傳說之火。
言果過去一聽了之,現在終於知道需要做到這個程度道法之高簡直是難以想象。
過去言果不知他和言行的差距到底在哪,現在他能知道,但是這差距卻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大。
不知而不陷其間,知之而難以自拔。
言燦知道言果心中所想,但他也只能去接受,正如言燦看著眼前的言果,也只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一樣,更何況言果的天資本已遠超常人。
言燦拍了拍言果,道:“你所能聚之元氣遠不止如此,現在你需每天勤練,早日熟練掌握以氣御火併以道法補氣,那時你就可修青焰。要儘快追上你的父親和兄長,你就不能停下,做好準備了嗎?”
言果雙目堅定地點頭。
言燦一笑,又道:“這一術法甚難,施術之難和精力所耗難以想象,但這是你必須要早日突破的關口。除此之外,歇息的時候你還需堅持納氣充盈氣府。”
這樣不間斷的每日勤修苦練,這種強度簡直非人。
但言果卻道:“知道了,叔祖父。我不會休息的,我沒有時間休息。”
說完,又再一次閉目感知天地元氣。
言燦從言果身邊走到旁觀的幾人身旁,言乾一臉擔憂道:“父親,這樣練他的身體承受不住的。”
言燦道:“他必須承受住,時間已經不多了。”
言乾又道:“可是,我們一定要讓他冒這種險嗎?”
修道者感知和聚氣不一,感知多少大多是各人天資已定,能聚氣多少因道法高低有別。
而氣府所藏納之氣可遠遠多於能感知到和所能聚之元氣,即便是下品氣府所能藏納之氣也遠多於修道者能感知到的天地元氣。
在未納氣充盈氣府之前,無論上中下品氣府的大小都相同,修道者在確認氣府所在時,已有納氣,但都只納少許,並未擴張氣府。
只有當他們開始修氣府時,才開始真正納氣。隨著元氣不斷納入,氣府也隨之膨脹。
下品氣府一兩日便可納滿,納滿之後元氣再不入。中品需月餘,上品或許可長年累月。
但是當氣府擴充後,這麼龐大的元氣一旦抽出若沒有相匹的道法和術法施展,一來徒廢長久納氣之功,二來若不慎全數抽空則有傷氣府。
抽用氣府之氣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說,遠大於施道法聚體外之氣,能施展出的術法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一個太大的誘惑,即便被告知不可一次抽空氣府否則修行盡廢,也很難抵擋的誘惑。
若傷及氣府,感知和聚氣也會大受影響,納氣也會更加遲緩,甚至原本氣府的大小也會坍縮,更甚者氣府將無法再納氣。
氣府可以說是一個修道者的根本,氣府所在不可為外人道,自身動用氣府也應小心謹慎,一旦有傷,就是修為大減,或者修為盡廢。
所以,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說,氣府本不宜納氣過早,需先精道法術法,熟氣之存續之道,對自己道法術法所需之氣要先熟於心。
之後,才是納氣,再之後,才是冥修氣府。
要先保證修道者能做到抽用氣府之氣時,能保證氣府有餘,當止則止。
言燦在言果還未達成先決條件時,就讓言果開始氣府納氣,這無疑是一種風險。
可是言燦決心已定,道:“難道我們還能再等他十年嗎?我們就是考慮了太多的風險,才會一步一步被逼到這樣的境地。”
是啊,危機當前,已退無可退,哪裡又還有溫室。
言燦又對王遠近道:“明日,讓初陽也到這來,與言果一同修行。”
王遠近本想說王初陽還未結業,雖然天資也不凡,但修為還離言果很遠,但是言燦的話他也認同,於是,點頭道了一聲“是。”
喜歡行者:傳說之路請大家收藏:()行者:傳說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