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依言點頭,在殿內一旁空座上坐下,隨後又有一人為他端來一杯茶水。
接過信封的那人也不多話,轉身進了殿內一堂,對著堂內一紫袍人道:“言城李司座速呈李首相之信件。”
說話間,彎腰雙手恭敬地將信封平舉於額前。
這紫袍人,就是這監察總司司座,莊恪。莊恪雖身為監察總司司座,其職卻並未在各城司座之上,而是司職主理各城監察司人員安排排程事宜,對外城監察司之事無權過問。
那又為何要先將信件交於他手?只因這監察總司只有他一人有資格走上天雷宮的第六層。
天雷宮等級和禁令森嚴,若有人膽敢越格走上他不該走上的層級,那便是殺身之罪。
莊恪心知要速呈李首相的信件,信中所寫必是茲事體大,不禁皺起眉頭心生一絲憂慮。他接過信封也二話不說,邁步出了監察總司向第六層走去。
當莊恪沿著石階走上第五層,當那一聲聲震動心魄的雷鳴在他身邊炸響時,那接過信封時的一絲憂慮,也隨著眉頭舒展開而舒展。同時嗤笑了一聲,心道:有他們在,這天下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來,李嚴未免也太過謹小慎微。
每次走上第六層,莊恪總是情難自抑地回頭轉身觀望一番,無雨無霧,遠眺百里,彷彿世間盡在腳底。這副眼界,這副睥睨之姿,又豈是第四層能比。
此時也是如此,但僅稍作感嘆,便又轉回身不敢怠慢公事。卻在回身之際不經意瞥見了第七層,那裡是中原千里最高之處,不知此生是否有機會登上那裡凌絕覽眾生,那會是一股怎樣的豪情。
這一瞥一想間,頓生惶恐,莊恪慌張地左右看了看,所幸身周無人,趕忙低下頭,匆匆朝相閣走去。
而莊恪卻沒有走進相閣,而是走到臨近相閣的一律堂。莊恪知道,大秦重律法,而李首相本人更重律法,平日若無議會,李首相多在一律堂和堂屬上下鑽研參詳律法。
莊恪雖身為監察總司司座,卻也不敢徑直走入,向門口的守衛問道:“首相大人可在堂內?”
守衛應聲道:“在。”
莊恪又道:“有急件需速呈首相大人,勞煩通報。”
守衛道:“請稍候。”
說罷,守衛走進一律堂,而莊恪則小心翼翼地整了整衣冠。
很快,守衛從堂內走出,又站定崗位。
又一人從一律堂中走出,步伐不疾不徐。
當他走近細看,此人著一身紫金相間的袍服,身形瘦削,卻目露精光,面容上滿是年月的刻痕,一頭銀髮盤起,頭戴豎直冠帽,一觀之下甚有威嚴。
這人便是大秦首相,這世間權柄僅在大秦城主一人之下之人,李令山。
李令山走過莊恪身旁,看了他一眼,也不停留,徑直又往前走去。莊恪低下頭,跟在李令山身後。
又走了數十步,在第六層的圍欄前停下,在李令山眼前的,是臣服在他腳下一望無際的景象。
莊恪站在李令山身後兩步,恭敬地道:“言城李嚴急件呈與首相大人。”
說罷,躬身雙手將信件放於額前,遞給李令山。
李令山接過信封,隨手撕開,取出信紙,低頭覽閱。看完後,又將信紙折起,隨手拿在手間,又抬頭看向遠方不知何處。
莊恪不知信上所寫,更不知李令山此刻在想些什麼,他只是靜靜地站在李令山身後,也不敢多問。
過不多時,李令山緩緩地道:“先將信使安頓,再過幾日回信帶回言城。”
李令山已是古稀之年,但這聲音卻仍中氣十足。
莊恪回道:“是,屬下告退。”
說罷,躬身退了數步,才轉身向石階走去。
待莊恪走遠,李令山這才悠悠轉身,向石階另一側的大殿走去。
喜歡行者:傳說之路請大家收藏:()行者:傳說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