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後世隋煬帝遊江都不應相提並論,而且還要承受“為盜所驚”等風險。
即舊勢力的反抗,在當時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問題,也與他出巡的目的有關。
巡行的當中,劉邦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封禪,祭祀名山大川之類,也有一些與鞏固統一有關。
這次首次東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歌頌漢軍和自己的功德。
此次出巡使命完成後便歸途回長安了。
劉邦回朝召集各大臣議論道:“朕自滅楚、韓、魏、趙燕以來,南方的項羽就不時進犯擾亂江東之地。
朕念天下百姓急需休養就命周勃、夏侯嬰,嚴防城池以防進進犯。
沒有必要無須進攻項羽的山寨。
今天下稍安,朕已訓練了30萬大漢新軍與30萬關中之軍。
正當用兵之時,朕欲命15萬大漢之軍盡守大漢關中本土與巴蜀之地。
如此,大漢舊土與巴蜀之地就都是大漢新兵在駐守了。
湊足10萬漢軍、再招募5萬後勤軍,攻擊項羽。”
蕭何說:“如此我大漢境巴蜀之地皆為大漢新兵把守,臣放心不下啊!”
劉邦說:“丞相不必多慮,官職之將是我心腹之人就行,朕數次巡視漢營,見關中之兵皆服我大漢。
完全可以放心,況我大漢還有數百萬百姓在支援我們呢。
今朕使曹參即日操練10萬關中軍與5萬後勤軍,使其融為一體。”
蕭何說:“皇上命臣編造有利於通行的文字,臣與眾大臣正在準備研究之中。”
經曹參日夜操練,15萬軍隊已融為一體。
劉邦逐命15萬軍隊南下由曹參率領,南下攻滅吳越等地。
15萬漢軍到達楚地、經過修整,由曹參率領5萬漢軍,夏侯嬰率領5萬漢軍與5萬兵為後勤支援向項羽處挺進。
經過苦戰,漢軍抵達霸王的王城。
曹參命5萬漢軍圍攻項羽王城北門,留東西南門以放項羽出逃。
又令漢軍精銳人馬於東西南三處埋伏,只等擒拿項羽等人。
漢軍猛攻南門,損失巨大,終於攻下項羽王城。
但項羽和鍾離昧率大軍還是自西門逃到了山寨裡。
曹參下命在城中處斬項羽投降的手下之人。
然後分兵留守各地。
於楚地修整數月後,曹參率5萬漢軍與樊噲率領的隨後漢軍,後援5萬漢軍5萬後勤軍進攻山寨。
山寨之地運輸艱難又艱蚊蟲毒蛇髒水甚多,進擊不久,漢軍便因糧草補給不足而退守城池。
漢軍的軍士多有患疾,又缺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