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屬下去幫大人準備回京的事情了!”
文鴛點頭……
皇帝這邊還在考慮什麼時候召文鴛回京……
外事太監李貴提醒著皇帝:“何不等春耕結束再召文鴛回京?”
皇帝很驚訝:“你竟知道朕在想什麼?”
“當然,為人心腹者,自然要為主所想。況且為君分憂也是臣下之職不是嗎?”
“那你說說,為何要等春耕結束再召他回京?”
“文鴛提出土地轉產,現在預計情況還不錯,但具體結果猶未可知……等文鴛監督著把春耕完善,到時候有功就是陛下派去的人的,出了岔子就是文鴛的責任。”
皇帝笑著:“好!真是好法子!那就如此辦!”
皇帝突然想到一件事:“對了,還有一件事,既然你都為朕想好了,就說說這文鴛回京後該官職不變,還是稍作調整?朕有意安排他去軍政院教習兵法……這樣既可以讓我齊國這些少將軍瞭解自己的敵人,也能學到一些優秀的謀略,還能不讓文鴛掌握實權!畢竟驃騎大將軍必須要禮儀性的掌握一點兵馬,現在朕覺得不是時候。只能這樣安排,一舉三得,你怎麼看!”
李貴這一點確實沒想到,他低著頭臉上一驚,看來是想到什麼大問題,但是不好明說!
李貴遲疑了一下,只能應著:“陛下聖明,這樣安排也行……”
皇帝輕輕點頭:“那好,就這樣安排吧,你)下去吧……”
李貴其實算一個亦正亦邪的人,他雖然忠於皇帝,但也忠於這個國家。為皇帝對付大臣也是覺得這些大臣真的影響了國家安定。李貴知道文鴛的忠勇,所以李貴的心裡想準備保護文鴛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像剛才,李貴明顯發現了皇帝想法上的絕對性錯誤,但他還是沒有指出來。
“皇上這個安排表面上看起來是沒有大問題,軍政院的太尉沒有實權;軍政院又在金陵的掌控中、軍政太尉職級地位說上去還比驃騎大將軍要高一些。驃騎大將軍必須要領一些兵馬才符合政令禮節,這樣安排本來不錯,但是皇帝漏掉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齊國子民大多尊崇師長,文鴛去軍政院,以後門生遍佈齊國朝野,到時候他如果要造反,振臂一呼,天下王師必有響應!但……”
這是李貴心裡想的話,但他不能說出來,因為為君、為主者希望被心腹理解,但為主者心思被看得太透又會心生忌憚!所以李貴不能多說……
而且也不能輕易指出帝王的想法錯誤,指出帝王的錯誤可視為大不敬!況且李貴覺得文鴛是忠臣,所以他願意相信文鴛而不去冒險……
如果冒險之處皇帝在想法上的錯誤,皇帝可能會覺得自己太聰明而忌憚自己。
或許更加嚴重的是,如果皇帝對文鴛的安排有問題,勢必讓民間謠言四起。
民心出現不穩,沒有人能但這個責任!皇帝深思熟慮後貿然改變想法,如果出現失誤有著難以想象的後果,到時候說不定會拿自己出來頂包……
李貴忠於的是齊國天下,不是忠於某個帝王。所以他現在只能順應天意……
喜歡戰神文鴛請大家收藏:()戰神文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