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此話何意?”
“皇上既然會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商量就代表會同意的我建議。糧食增產是大功,如果讓皇上一個心腹大臣或者皇子來接手,這糧食增產的功勞是建立民心的好機會。”
“屬下覺得大人這麼有把握,肯定不止是上奏那麼簡單!”
“當然!其實我在奏表中順便提醒了陛下糧食增產的功勞。還留我在西北,到時候我真的就是功高蓋主,騎虎難下。陛下既然想讓我離開西北,我就給他點決心罷了。免得自己在這裡糾纏,徒增煩惱。”
“那陛下知道您的意思嗎?”
“也許能看出我是刻意的吧,他去年在我面前奪走了四個重臣的兵權和官職爵位,可見並不是無才之主!就算陛下知道我是刻意的,也只會覺得我會審時度勢罷了。”
“那大人就一直這麼尷尬下去嗎?”
“也不會吧……當皇帝是很操勞的,或許等我再熬十年陛下也就退位了。當然這是大不敬之言,你不要出去亂說!又或者我能讓陛下對我改觀呢……”
“雖然為大人感到不平,但甘興只能期望以後陛下能信任大人。就像信任他的幾個兒子、謝驍、海雄、李庸……”
“沒想到你還知道這些……”
“大人時常分析朝局,甘興耳濡目染也就記下了!”
“正好你提到謝驍,聽說這個謝統領重掌禁軍以後被加封了一個二品忠勇侯的爵位,你怎麼看?”
“應該是大人所說,謝驍告病只是皇上的計謀,重掌禁軍賜金封爵應該是皇上對他的補償……”
“錯啦!單純只是讓謝驍休息幾天是換不來這麼大的賞賜的!”
“那大人的意思是?”
“從某些方面上講,皇上的性命都交託在海雄和謝驍的手裡。謝驍守衛宮城;海雄守衛金陵,而皇宮在金陵城中……皇上平定權臣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最信任的人反而職爵那麼低。所以謝驍封侯不是因為勞苦功高,海雄能官升兩級也並不是因為西北大捷,而是因為皇上要有‘基石’施展他制衡之術。”
“屬下愚鈍……還看不到這麼深遠。抱歉)”
“以後你們都是我的心腹,你們有智謀的話,可能在關鍵時候能救我的命、救你們自己的命!所以我說什麼都是在教導你們!你們要記下,多思考……以後對事有自己的判斷。”
“屬下記下了……不過沒想到的是,海雄將軍升官竟不是因為大捷回朝!”
文鴛冷笑了一聲:“當然不是!我沒來西北的時候,九皇子、宇文澤、海雄和宇文珏折了朝廷二十萬兵馬,這是滔天大罪。就算大捷,要獎也是獎底層計程車卒,獎勵他們艱苦作戰、沒有投降!要不是齊國能統領大軍的人才少,海雄他們早就沒命了!”
“大人,您別說,我從您幾句話裡聽出了一點!”
“你說來聽聽?”
“朝中無人是東方羿的對手,只有大人您能打敗東方羿!皇上必定也會想到這一點,所以皇上必定會把大人捧得高高的,一定不會讓大人有性命之憂!”
文鴛笑了幾聲:“這回你雖然想對了,但只答對了一半!”
“那甘興還有什麼漏掉了?”
“齊國十幾個封疆大吏、戰將上千、統帥人才怎麼也有四五十,軍政院還培養了幾十個將才……如果皇上發現有誰的才幹突出,我就不是絕對安全了!今天就到這兒吧……一會兒我還要去檢查一下兵士們的抽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