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個月就是春獵國典了,請問是前往三聖山皇家獵場舉行慶典還是另選地點?”
“對對對,春獵是祖宗傳下來的禮儀慶典,差點忘了)不能忘!這樣吧,今年就不去三聖山了,漢中知府上表,說漢中野兔氾濫,農作物被啃毀嚴重,百姓又難以抓捕。就移駕漢中看看情況,朕順便巡視一下沿途州府……”
“陛下!陛下親出皇城是大事,需要由禮部安排行程、兵部部署兵力保護,在時間上可能會來不及!”
“沒什麼來不及的,一切從簡!現在就派人在漢中圍起獵場,然後再派工部裡面會捕捉野兔的官員、工匠去指導抓捕野兔的工作。一舉多得!難道不好嗎?嗯?”
“那卑職立刻就去傳命……卑職告退。”
皇帝輕點了一下頭,代表同意……
次日早朝……
“昨日朕讓李貴來通知禮部安排日程;兵部安排防衛;工部組織人手,相關的部門可已經開始準備了嗎?”
兵部先站出來說話:“陛下,三聖山是皇家獵場,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專門的行宮和防禦手段,陛下親出皇城是大事,安全是第一位的!難不成陛下要讓工部搶修一座行宮?故,兵部以為還是去三聖山為好!”
其他大臣沒有說話……
皇帝也沒有生氣,只是說著:“愛卿為朕考慮,可見忠心。但現在國內大定,就算沒有堅不可摧的行宮,也沒有誰能要了朕的性命!朕此去是要治理野兔災害,順便巡視沿途州府!漢中是我大齊的一大糧倉,不容有失!各部儘量快些準備,三日內啟程!”
“臣等遵旨……”
見別的部門和官員都應了下來,兵部內閣的人也不再說話,退了回去……
除了禮部有些嘀咕,別的部分都還好。
禮部只要還是糾結時間上太緊……“這陛下三日內就要啟程,既沒有找太常院給出出行吉日;也沒有讓禮部給出具體出行禮儀安排,三天時間如何能做到萬無一失?”
“行啦!別多話了……快點準備吧!”
幾個大臣的小聲嘀咕映照著這座皇城鋒利的稜角。越晚的朝代,大臣的地位越低;現在的朝政,再大的官員都要謹言慎行,還要防止出錯。
現在的金陵已經漸漸進入暖春,風和日麗、草長花開、清風怡人……
人們如果止步去感受山河美景,不失為一種享受……
但是,此刻金陵城卻忙碌起來,禮部要採買;兵部要採買;皇宮內廷司要採買……禮部要安排迎送、隨行儀仗……兵部要清點兵丁將士、派出哨騎檢查路線,聯絡州府接待……
皇帝只需要等著,或者最多考慮一下到了漢中要不要做點別的事情。
此行雖然是兵部牽頭組織防衛,但此次防衛的重要力量卻不是兵部。
很多部門都是相對獨立的,不屬於兩省六部的直接管轄。他們都直接聽命於皇帝,或者歸兩省六部指揮,但需要皇帝的授權。
比如,此次負責重點防衛的——禁軍。
別的國家或者歷史朝代,設有三省六部制度的,都是門下、上書、中書三省。而齊國的朝政制度就有些許不同了,沒有尚書省,六部都是相對獨立的!
而且不僅是六部獨立,六部的官員也是由大臣組成內閣而成。大多還是皇帝要起到牽制作用和減少不必要的虛銜職位。
就比如朝廷六部,每個部門的上奏都是獨立交到皇帝手上,再設立一個“尚書省”的管理部門有什麼作用呢?在皇帝看來是白白增加朝政支出!
謝驍才是這次出行的防衛力量,在禁軍看來,兵部那點人就是烏合之眾……
海雄要讓皇帝回來時金陵還是萬無一失,所以此行必須是謝驍主持護駕。
禁軍出發一萬將士;兵部調撥兩千作戰將士,另有後勤人員一千……
皇帝口頭上說不擔心自己的行程安全,可還是非常惜命的……一萬多金陵的精銳,就算有人要舉兵造反,如果沒有個三四萬的精兵根本辦不到!
時間很快來到皇帝出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