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時三刻,海面飄起一抹硃紅。
“船來了!”
不知誰先嚎了一嗓子,漕河兩岸頓時一靜,旋即猛地熱鬧起來,沸如滾粥。
鹽商手抖茶盞,快步往岸邊趕去。
老農把孫兒架在脖頸上,墊著腳望了兩眼,連忙往兩邊走去,爭取第一時間望見狀元郎的樣貌。
只見遠處水天相接處,幾艘官船緩緩駛來,為首的桅杆上高懸“禮部會試“的杏黃旗。
最引人注目的,是立於船首的那道青色身影。
江昭青袍玉帶,雙手揹負,如松柏挺立,衣袂隨風輕揚,端的是意氣風發,氣勢如虹。
岸上頓時爆發出震天歡呼,幾個孩童被大人高高舉起,小手拼命揮舞。
忽而,銅鑼破空,衙差清道,負責迎人的幾位高官大步走上前去。
一眼望去,皆是面露喜色。
其中,又以江忠、盛紘二人為最。
幾位官員身後十餘步,有衙役抬著一塊丈許大小的匾額,上書“文魁天下”四字,蒼勁有力,讓人望之生畏。
“狀元紅嘞!”
早有準備的官差快步上前,甩出十丈紅綾鋪水,甚是喜慶。
銅鑼聲、爆竹聲混著歡呼聲響徹雲霄。
幾隻船相繼抵岸,不時有舉子從船上走下去。
而江昭所在的這隻大船上,幾十位進士相繼走出,一一走到甲板上。
不知何時,船上又出現了一個十四五歲的英武少年。
江昭回首,望向那英武少年,溫和一笑:“仲懷,我二人同船相識,相談甚歡,也算是有緣。可惜,你既是有事要辦,江某也不好耽擱你的時間。”
“不過,我自認在淮左有些人脈,若你遇到難處,可來找我。”
同船十餘日,江昭與這位白姓小哥相談甚歡,已然有了些許交情。
他也知道這位白姓小哥隱藏了身份,卻並未主動點破。
“如此,白燁提前謝過子川兄。”那名為白燁的少年抱拳一禮。
或許是到了陌生地方的緣故,少年眼中悄然蒙上了一層警惕與謹慎,舉止間多了一絲果敢勇毅。
白燁,字仲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