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尚在科考期間,幾乎可以預見,這首詩註定傳遍天下。
這首詩,共計九百二十字,書法足足長達兩米有餘。
其中,一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隱隱適合遭貶十二年之久的韓章,讚譽其寒門出身、將相之才。
因此,江昭決意將這首詩送予恩師,恭賀其再歸廟堂,治政天下。
一則,起恭賀之意。
二則,十二年過去,韓章再度入京,註定物是人非。
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拔高名望的時候。
作為學生,江昭的仕林威望自然是遠遠不如老師,可要是論起單獨的名望傳播廣度,韓章還真就未必比得上他這個徒弟。
作為年輕一輩,又是有尊師重道佳話的江昭,隱隱已經有點“一代學子之表”的意思。
不會有人時時談論他,但秋闈、春闈期間,江昭的名字一定會有人提及。
這就是學業佳話的含金量!
既然可以預見這首詩將要名傳天下,而老師又正是需要名望的階段,那自然是贈送詩篇。
詩名從《神童詩》改為《春闈贈恩師韓章歸京》,順帶再炒一炒【韓門立雪】的熱度。
曾經【韓門立雪】的師徒二人,一人高中會元,一人再度入京,真要是炒起來,談論度肯定不低。
“也裱好了。”禾生早有準備,抱來一個七八十厘米長的檀木盒。
江昭點了點頭。
“走吧,去御街。”
.......
仕林常言:京城百街,五街為其最。
所謂五街,也即汴京最受關注的五條街道。
御街,麴院街、東華門街、浚儀橋街、金梁橋街。
首屈一指的自是御街,此街南起宣德門,北臨朱雀門,實為京城最為核心的區域之一,步行至皇宮僅需一刻鐘,更是常有天子鑾駕透過。
此地常居者無一不是內閣閣臣、六部尚書、實權國公、侯爺一級的存在。
這條街,最不缺的就是權勢,
除了御街,就屬麴院街為其最。
此地秀美清幽,文人清流甚是偏愛,往往是六部侍郎、翰林學士、九卿等二、三品的紫袍官員常居,曾經的范文正公、晏殊大相公等人,尚未位列臺閣之時,幾乎都是住在麴院街。
江昭的曾祖父江沅、祖父江志,一位官居四品,一位官居三品,兩代人方才有資格買下一份麴院街的宅子。
除了御街、麴院街以外,東華門街、浚儀橋街、金梁橋街也都有不少權貴,但相比起前兩者,後三者的“含權量”並不是很高。
東華門街商鋪林立,燈火徹夜不息,人來人往,繁華異常。
不過,這種十分熱鬧的街道,適當遊玩自是好事,可要是常居於此,就太過難受。
除了三年一度的東華門外唱名,其餘時間都略顯嘈雜。
常居於此的權貴幾乎都是落魄的伯爵、侯爵,亦或是五六品的小官,順帶著做點生意掙錢,貴而無權,無奈以錢財撐場面,但凡有權有勢的貴人絕不會常居此地。
浚儀橋街常居者往往是皇親國戚,貴胄滿溢,自是不必多說。
不過,皇親國戚少有為官者,貴自然是貴,卻都無權。
金梁橋街是武將勳貴的聚集地,一些落魄的伯爵、侯爵、國公府都常駐於此。
然,武將貴胄天生就有機會執掌軍權,若是真有本事,早就掌握軍權,藉此移到御街去住,以彰顯地位與恩寵。
因此,金梁橋街無一例外都是落魄的勳貴。
不但無權,往往還並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