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午時,微風獵獵。
一杯清茶入肚,江昭長舒了一口氣。
昨日,一夥人結伴飲酒慶賀,又是作詩賦興,又是暢飲勸酒。
作為春闈大試的會元,江昭更是遭到勸酒的重災區,愣是幹了十幾杯。
好在,醪糟酒味道偏甜,性微辛辣,度數不怎麼高。
十幾杯入肚,也僅是微醺!
經過一上午的緩和,一身酒氣已然去了八分。
江昭換上一身乾淨的青絲長衫,走出了自己住的院子。
“禾生。”江昭望向書童:“子瞻送我的那首詩可裱好?”
春闈放榜,貢士慶賀,實在是太過熱鬧。
昨夜後半程,蘇軾、曾鞏等人都異常興致高昂,寫了不少詩詞。
其中有一首名為《和子川玉清觀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頗為不凡,蘇軾送給了他。
要是江昭沒記錯,這首詩的原版是蘇軾送給弟弟蘇轍的,這次送給了自己。
這可是名篇佳作,也不知道該怎麼還人情?
“公子放心,已經裱好了。”禾生答道。
“我作的那首詩呢?”
事實上,江昭早就知道了老師入京的訊息。
不過,考慮到老師趕路疲乏的問題,江昭並未連夜去拜見。
彼時,文人爭相起鬨,他興致高昂,提筆作了首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多為讀書人。
......
一首詩,洋洋灑灑,既有勸學之意,又有科舉及第的得意,且不乏讀書人的傲氣和欣喜之意。
詩篇一出,就引得百餘位學子齊齊稱讚,探討不休。
此詩渾然天成,金句層出不窮,任意拎一句出來都有不小的說法。
絕對的高質量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