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人?
就這些人,有士人、有富農、有巧工、有商人、有僕人、有紈絝子弟,怕是得有七八百人!
往後看去,還在有人一臉興奮的趕過來,甚至有人自發傳揚,引來熟人朋友,三三兩兩的趕來,人怕是會越來越多。
沒一會兒,一行人走近。
江昭止住腳步,行了一禮:“師茂兄。”
韓嘉彥是韓章嫡三子,為人老實本分,擅長讀書習文,江昭也時常向他求問,探討文章,兩人很是熟悉。
江昭停住腳步,湊熱鬧的人也都連忙停下,往兩邊走動,擴大視野範圍,爭取不錯漏任何一個細節。
“大郎,不必多禮。”千人注目,韓嘉彥舉止間多了些緊張。
“前幾日,我吩咐了禾生來呈送過拜帖,不知世伯可在?”江昭一臉期待的問道。
這話一出,人群寂靜。
前兩次,韓章都不在府內,這一次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韓章究竟在沒在府內,決定著一行人是否有繼續湊熱鬧的機會。
“在的,自是在的,快快請進。”韓嘉彥點頭,要伸手迎人。
人群徹底熱鬧起來。
江昭一臉興奮的往前走了一步,可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笑容一滯,又退了回去。
他搖頭嘆道:“我欽佩世伯才學,欲拜其為師。只是拜師之事,終是你情我願。
古有言: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如今,我已是三次拜訪,若非已有六年請問求教,知曉先生並不厭煩我,且有【三顧茅廬】三請成功的先例,我怕是一點也沒有三次拜師的勇氣。
饒是如此,卻也不可過多叨擾。
這一次,就勞煩師茂兄進去通報,我在門外靜候即可,若是世伯還是不肯見我,卻是我行徑冒昧。此後,哪怕心中再是遺憾,也絕不提拜師之事。”
江昭言罷,深深一嘆,躬身向門內行了一禮。
求學心誠,可見一斑。
三顧茅廬,這是勇氣行為。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止步門外,這是君子風度。
“稍待。”韓嘉彥連忙點頭,大步往內走去。
江昭伸手把傘遞給書童,往前一步,垂手頷首,姿態擺得很低。
陳輔搖了搖頭,嘆道:“大郎心意已決,那就尊重他的選擇。諸位都往後退一退,莫要圍住了正門,失了禮數,惹得韓大人不快。”
圍觀的人連忙往後退了十來步。
這一來,江昭一人淋雪,舉止之誠,就顯得相當鮮明。
就在這時,江昭回首望了兩眼,瞧見一些人沒傘,連忙招手:“禾生,去多買些傘。”
寒風凌冽,颳得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