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至少也能在待遇優厚的保安隊落身;西山煤務公司、開平煤礦、長蘆鹽業公司,也有許多職位,需要讀書識字的人才。
就算不在這幾處,偌大的劉漢帝國,只要識得幾千字,天下之大,儘可去得!
他們的命運,在步入學堂的那一刻,其實已經改變了。
只是現在時日尚短,改變的效果尚未顯現,只有極少數有遠見的人,才能看穿薛蟠此舉的深意。
而懂得薛蟠這片良苦用心的人,也是對薛蟠最忠誠、最死心塌地的人。
總而言之,薛蟠藉著賈探春代管的薛家書鋪,鋪張開的這盤大棋,棋子已經落下不少,什麼時候能夠開花結果,就只能靜候佳音了。
外邊的事情,賈探春無法盡知,不過透過薛家書鋪的賬目,也能窺得一斑。
雖然只透過一知半解,難以把握薛蟠在此事中的深意,不過只瞭解的表象,已經能讓賈探春對他的心胸,充滿敬佩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薛蟠肯定算不上“窮”,不論是從家世還是自身上講,都應該算是“發達”一掛的。
而薛蟠現在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包含了許多“兼濟天下”的成分。
從蜂窩煤開始,到後面創辦西山煤務公司,把西山煤礦收歸國有,利益貢獻給朝廷,並且切實惠及數萬靠著西山煤礦生活的百姓。
再到長蘆鹽政的改革,為治河新策籌集資金,若是治河新策能夠得競全功,那麼惠及的百姓人數,就不是幾萬、十幾萬,而是數十萬、數百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算治河新策還要再等幾年,才能確定有無成效,不過治河新策的影響,其實現在已經開始顯現了。
由河道總督張鵬翮主導的治河新策,雖然已經在朝廷形成了決議,但是因為資金籌措的方式,與以往截然不同,所以並沒有給朝政,造成什麼負擔。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朝廷之前每年花在治河上的一兩百萬兩銀子,並沒有因為治河新策,就節省下來,還是如數撥付,並悉數花銷了。
因為在治河新策把黃河水患整治成功之前,黃河下游的水患,依然是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的重大威脅。
張鵬翮因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河新策上,於是奏請朝廷,在河道總督衙門治下,新設一個“副總河”的職位,分管黃河南向流域的事務。
張鵬翮提名的“副總河”人選,是薛蟠此前舉薦給他的,出身翰林院的嵇曾筠。
薛蟠其實與嵇曾筠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只是,嵇曾筠曾和薛蟠在崇文門稅關衙門的頂頭上司韓濤,同在翰林院任職多年,有些老交情;又和林如海同是蘇州人士,算是鄉黨。
薛蟠先是在韓濤那裡,聽說了嵇曾筠對治河頗有些見地;又藉著林如海的光,見了嵇曾筠兩面,有過些交談,確定他確實有真本事。
所以,在看到張鵬翮分身乏術的時候,薛蟠就把嵇曾筠舉薦了過去。
張鵬翮親自與嵇曾筠通了兩封書信,瞭解了他的才能,又徵求過他個人的意見,才向朝廷正式舉薦,由他來擔任河道總督衙門的“副總河”。
嵇曾筠與賈政年紀彷彿,如今尚不滿五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之前考中進士,入選庶吉士後,在翰林院遷磨了十餘年,早就靜極思動了。
現在到了河道總督任上,上來便是二把手的“副總河”,不僅要代總督張鵬翮掌管黃河南流河道的治理工作,還要把黃泛區涉及的數百萬畝淤田,也管理起來,責任巨大,職權也重,是個難得的施展才能的舞臺。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