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買這麼多書,當然不單純是為薛家書鋪沖銷量,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用處。
他買下的那些書,全都捐贈給了西山煤務公司、西山工業基地、長蘆鹽業公司、開平煤礦,以及治河新策工程部下屬的眾多學堂。
薛蟠此舉,在於不僅要改變礦工、鹽戶、河工們的生存環境、生活條件,還要改變他們的人生與未來。
生存環境、生活條件的改變,是透過給礦工、鹽戶、河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而改變他們的人生與未來,則是透過讓他們的子女讀書識字的方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薛蟠一開始,甚至還在礦工、鹽戶、河工中強制推出過掃盲班,但是效果不太盡如人意。
辛勤勞作一天的礦工、鹽戶、河工,下工之後,實在沒有多餘精力,用在讀書識字上。
真正意識到讀書識字的好處的人,比較是極少數的。
於是,掃盲班在強制推行一段時間之後,就調整成自願參加的讀書社,不再強制要求所有人必須參加,只把機會留給自覺自願的人。
那些自覺自願讀書識字的人,自然也是各自群體中,被優先提拔重用的人。
薛蟠治下的煤務提舉司,現在直管的西山煤務公司和開平煤礦,單是礦工人數,就多達兩三萬人,要是把運輸、後勤、保衛等方面的人手全都加起來,人數更是多達四五萬人!
而煤務提舉司現在的職缺,才不過十來個,想要單憑這十來個有官憑官告的官吏,管理好這麼多人,是不現實的。
雖然這個時代,官本位的思想遠比後世深入人心,百姓都很服從。
但是,西山煤務公司和開平煤礦,畢竟也算是國有化的大型企業,雖然與後世的大型國企的嚴密架構相比,要簡陋簡略得多,但是一些基本的人員組織結構,還是有的。
四五萬人的大型企業,放在後世,單是中層領導就得數百上千。
西山煤務公司和開平煤礦的管理階層人數雖然沒有這麼多,但也有兩三百人。
這幾百人,都是從讀書社裡脫穎而出,才得以提拔重用的。
而被薛蟠寄予厚望的保安隊,讀書識字則是標配,提拔升遷甚至都有相應的識字數量的硬性要求。
現在,不論是留在京城的保安隊,還是被薛蟠帶到天津,擴建到五百人的保安營,每人最少也能認識數百大字,可以自己寫簡單書信了。
而保安隊的小旗、總旗、百戶等小領導,除了識字量都達到了數千之多,熟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開蒙書籍,還開始通讀四書五經了。
可以說,薛蟠治下的煤務提舉司和長蘆鹽政轄下的十數萬人口,是這個時候,識字率普及程度最高的群體。
現在,西山煤務公司、西山工業基地、長蘆鹽業公司、開平煤礦下面的學堂,就讀的學童人數,已經超過了兩千人,就算是扣除三分之一無法參加科舉的女孩,再減掉三分之一天資不佳的,剩下的讀書種子,也有六七百人。
薛蟠已經決定了,在今年的縣試中,就讓各處學堂,挑選優秀學童參加。
第一次參加科考,不求取得多好的成績,考中多少人,只圖增加一些應考的經驗。
反正現在各處學堂招收的學童,年紀最大的,也不過才十三四歲,都還小著呢,有的是時間。
為什麼沒有年紀更大一些的少年來學堂就讀?因為十四五歲,在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算是成年,要幫著家裡支撐家業,在煤窯、鹽場做工,沒有時間來讀書了。
就是現在就讀的這批十三四歲的學童,雖然一兩次縣試考不中,家長也可能就不會再讓他們繼續就讀,而要被叫回家去,找份活計做了。
薛蟠也拿不準,這些礦工、鹽戶子弟,最終能有幾人,能夠闖過科舉的獨木橋,得中童生、秀才、舉人,乃至最終的進士。
薛蟠已經給他們了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幫助,後面的事情,就要靠他們自己了。
不過,就算這些學童,最終科舉無成,但是讀了幾年書,總也不會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