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史湘雲、賈探春、薛寶琴這幾個學霸妹妹,雖然一時興起,跟著賈寶玉一起學作八股,習文還被薛蟠收羅起來,整合《八股作文大觀》,印刷成書,對外發售。
但是,畢竟不會把此事當做正業。
這年秋天,薛蟠在巡視黃河北向河道之時,在開封府得到幾盆上等菊花,派專人送回來讓姐妹們賞玩。
姐妹們賞看之時,一時詩興大發,還是組成了一個詩社,作了一回菊花詩。
這次中秋賞菊詩會,薛蟠雖然因為在巡視黃河,沒能參加,但是過後,賈探春特意把姐妹們作的詩,編輯成冊,抄錄出來,命人送給薛蟠,請他賞鑑。
薛蟠的文化水平,哪裡能賞鑑得了姐妹們的詩詞?看了半天,只能給出一個“好”字。
薛蟠後來又讓賈迎春為這次詩會寫了篇序言,讓賈惜春畫了幾幅菊花圖,也加入到詩集中,編纂成一部《大觀園中秋菊花詩匯》,由薛家商號的書鋪凋版印刷,發行天下。
薛家商號的書鋪,原本的規模並不是很大,在京中都排不上號,生意也平平。
不過,在薛蟠把它交給賈探春代管之後,接連為韓濤、賈政出了文集,後來又給順天府尹鄧浩然、河道總督張鵬翮、戶部右侍郎林如海,也分別出了文集。
還把張鵬翮近些年在治理黃河、淮河、運河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治河經驗,總結出來,集結成書,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步河道治理的專著。
另外,薛蟠還讓薛蝌,在江南文華之地,遍尋落魄文人,給予豐厚潤筆,邀請他們撰寫話本、小說,由薛家書鋪以活字印刷的方式排版印刷出售。
經過幾年的發展,薛家書鋪已經成為業內的佼佼者,靠著薛家遍佈南北各省的銷售渠道,所出書籍做到了刊行天下。
雖然因為不惜工本,導致成本高昂,所以書鋪的銷售額不錯,但是真實盈利卻寥寥無幾。
不過,薛蟠本也沒打算在這件事情上賺錢,甚至做好了倒貼的準備。
現在薛家書鋪至少還做到了收支平衡,沒讓薛蟠倒貼,已經讓他十分滿意了。
能做到這一點,賈探春有不小的功勞。
她雖然深居閨中,只能透過每隔十天,送過來一次的賬目,瞭解書鋪的發展情況,不過賬目其實能夠反應許多問題,諸如哪種書籍在何處比較暢銷之類,總結出一定的規律之後,就可以做到有的放失。
而且,相比起賈迎春、賈惜春對代管的薛家商鋪賬目,只是虛應付事;林黛玉、史湘雲也志不在此,沒有心思深入研究;薛寶釵和薛寶琴本來就在努力擺脫商戶之女的身份,所以對商業更加看輕。
眾姐妹中,只有賈探春,既有能力,又有藉助代管薛家書鋪,鍛鍊自己意願。
所以,薛蟠讓姐妹們代管的幾家商鋪,三四年下來,就數賈探春代管的書鋪發展情況最好。
雖然沒賺到什麼錢,但是卻擴大了薛家書鋪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現在已經在業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推出極具針對性的教輔資料《八股中試文匯》分成了“永昭四年宛平縣試版”、“永昭四年順天府鄉試版”、“永昭五年會試版”等不同等級不同版本),以及後面的《八股作文大觀》每月一輯)之後,在北方數省,已經牢牢佔據了市場的龍頭地位。
此外,薛蟠還讓眾姐妹,從他在八大鹽商那裡貪墨的古籍善本中,挑選出幾種比較珍貴,又具有極強傳播價值的,重新編輯凋版,印刷出來對外發售。
此類圖書一經推出,便在劉漢帝國的文化界,引起了轟動,讓薛家書鋪在文化圈裡,也擁有了一定的名聲。
現在的薛家書鋪,幾乎每天都能推出一樣新書,每個月都能出幾本暢銷爆款,每年賣出去的圖書數量,已經突破了百萬冊!
不要嫌百萬這個數字少。
要知道,現在劉漢帝國的總人口,不過才五六千萬,識字率能有百分之十,就算多了,也就是說,偌大的劉漢帝國,真正具備閱讀基礎的人,才不過五六百萬人。
薛家書鋪一年能賣出去上百萬冊圖書,也就是說,整個劉漢帝國的讀書人中,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買過薛家書鋪的圖書。
這已經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了。
當然,實際情況,遠遠達不到這樣的程度,因為薛家書鋪每年賣出去的圖書中,得有三分之一,是薛蟠買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