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寶琴,盡顯學霸本色,興趣廣泛,而且不論學什麼,都是又快又好。
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三人,對雜學興趣不大,專務於詩詞文章等與仕途經濟相關的學問,對薛蟠收集來的西洋書籍,只是略微翻開一下,倒是對他從八大鹽商那裡貪墨的古籍善本,興致頗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迎春則是人云亦云的性子,也會跟著學,但是對進益不會強求;賈惜春則是因為年齡小,對學習還沒有養成自主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只是跟著姐姐們渾鬧。
薛蟠之所以讓薛蝌持續聘請西洋人,主要是為了讓他們翻譯西洋書籍。
林黛玉、薛寶琴掌握了一定的西洋單詞量之後,薛蟠也試著讓她們參與到西洋書籍的翻譯工作之中,指不定能培養出兩個大翻譯家。
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三人,則被薛蟠委以整理古籍善本的任務。
薛蟠從八大鹽商的家產中貪墨的古籍善本,都是前朝珍本,若是用來日常閱讀,未免太過暴殄天物,薛蟠便讓眾姐妹一起整理出來,凋刻新版,一來能夠給賈探春負責管理的薛家書鋪增添一些貨物,二來能把先賢流傳下來的文章思想,儲存下來,流傳開去。
所以,別看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賈探春、賈迎春、賈惜春幾姐妹,都不過是十來歲的年紀,年紀最長的薛寶釵,才不過十四歲,年紀最小的賈惜春,尚不滿十歲。
但是她們組成的學社,已經開始對劉漢帝國的文化圈,形成影響了。
之前為韓濤、賈政編輯的文彙集子,不過是牛刀小試。
現在陸續編輯出來的唐宋,乃至兩漢的古籍善本新編集子,被薛家書鋪刻印出來之後,一經推出,便在京城的文化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只是,外人無從得知,這些古籍的新編集子,是出自幾個十來歲的閨中女孩之手。
一日,賈寶玉從外邊買到一本姐妹們編輯整理的新編集子,還特意來向姐妹們獻媚,姐妹們見了,一起鬨笑出聲。
好在有薛蟠一再告戒她們,編輯整理新編集子的事情,要嚴格保密,不能讓外人知道,姐妹們才忍住了,沒有告訴賈寶玉實情。
賈寶玉現在,雖然仍舊時常在姐妹們堆兒裡廝混,但是卻感覺與姐妹們已經隔了一層,有時候姐妹們說話,他聽都聽不懂,更不用說插話了。
林黛玉和史湘雲還經常故意在他面前,用西洋語言對話,看賈寶玉茫然無知的樣子為樂。
薛蟠陪著眾姐妹在山間別墅住了幾天,等姐妹們賞夠了山間秋景,才送她們回到榮國府。
這個時候,薛蟠的新任命,也終於下來。
來宣旨的,是戴權這個老熟人,薛蟠見了,先笑著說道,“怎麼敢勞動大監親自跑這一趟呢。”
戴權笑道,“今日宮中無事,咱家便出來走一走,順便討薛大人一杯水酒吃。”
薛蟠笑道,“哎呀,這是往常請都請不到的好事,下官的酒窖中,正好有幾罈陳年好酒,今日與大監不醉不歸。”
戴權笑道,“不醉不歸可不成,咱家還要回宮去覆命呢,醉醺醺的到陛下面前,像什麼樣子。”
薛蟠笑道,“那就小酌幾杯,剩下的請大監帶走,免得被下官糟蹋了好東西。”
戴權哈哈笑道,“此事稍後再說,咱們還是先把正事辦了。”
薛府的下人,在薛蟠與戴權寒暄的時候,已經擺好了供桉,當下薛蟠跪倒在地,恭敬聽旨。
戴權展開聖旨,慣常讀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朝廷經過幾天的討論,最終委任給薛蟠的新職務,是從五品的長蘆都轉鹽運使司同知,簡稱“運同”。
運同一職,應該算是長蘆鹽場的三把手,在他之上,還有巡鹽御史,和都轉鹽運使。
長蘆巡鹽御史是職階,與運同一樣,都是從五品,卻位卑權重,是長蘆鹽政的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