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昀直到下午五點多鐘,也就是酉正時分,才帶著查抄的初步結果,回到兩淮鹽運使司衙門。
薛蟠雖然被永昭帝委任為欽差,負責林如海遇刺事件的處理,錦衣衛指揮使鄭昀,雖然也親自來到揚州,卻只是襄助。
不過,鄭鈞正三品的官職,比薛蟠高了許多,又掌握著錦衣衛這個大殺器,薛蟠也不敢對他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在此次查抄行動中,薛蟠只負責出計定策,具體的實施,則全部交由鄭昀負責,薛蟠不置一詞,表現出對他的完全信任。
鄭昀乃是永昭帝舊人出身,曾經是永昭帝潛邸的貼身侍衛,深得永昭帝信賴,在永昭帝繼位之後不久,便被派到錦衣衛指揮使這個重要的位置上。
雖然因為在錦衣衛中沒有根基,使得鄭昀在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上,一開始坐得並不穩當,但是經過幾年的潛心經營,鄭昀已經基本完成了對錦衣衛的掌控。
雖然因為劉漢帝國錦衣衛的特性,使得鄭昀這個指揮使,不如前明的那些同行那邊張揚,但是手中權勢,依然不容輕視。
薛蟠得到鄭昀回來的訊息,立即迎了出來,只見鄭昀滿面春風,剛一見面,便抬手向薛蟠祝賀道,“薛大人大喜呀。”
薛蟠笑著問道,“不知下官喜從何來?”
鄭昀揮著手裡的賬簿,說道,“這是今日查抄八大鹽商所獲,我一向聞聽,鹽商豪富,現在算是真的見識到了他們豪富的程度,實在是......”鄭昀搖了搖頭,嘆息道,“只怪我才疏學淺,竟然找不出合適的形容詞來,薛大人自己看看吧。”
薛蟠接過新鮮出爐的查抄賬簿,翻開來看了看,見上面一條條,記錄的都是從八大鹽商的城內府邸、城外莊園中查抄到的財物,薛蟠心算了一番,其他古玩珠寶價值不好估算,暫且不計,單是金銀銅錢這三項,就查抄出來共計黃金五十多萬兩、白銀兩千多萬兩、銅錢三百多萬貫。
當然,八大鹽商每家的財富數量,都是不等的,不過相差也不算大,平均下來,從每家抄獲的現錢,折算下來,都有近四百萬兩。
這個數額,似乎與八大鹽商富可敵國的家世,不太相稱。
不過,這四百來萬兩,只是現錢,也就是查抄到的黃金、白銀、銅錢;其他的玉石珠寶、古董奇珍、綾羅綢緞,以及府邸莊園田地,如果都折算成錢的,價值還在現錢之上。
八大鹽商,各自經營了三四百年,積累下將近千萬家資,不算太誇張。
薛蟠對此早有預計。
難怪鄭昀咂舌不已,現在的劉漢帝國,擁有偌大的疆土,治下百姓六千多萬,每年夏秋兩季賦稅,加起來也不過才四千多萬兩。
從八大鹽商查抄出來的財富,幾乎能抵得上劉漢帝國兩年的賦稅總量了,“富可敵國”四字,在他們身上,貨真價實。
薛家名列“金陵四大家族”,在護官符上有“珍珠如土金如鐵”之稱,但是去年進京之前,收刮家底,也不過才收集起來價值五六十萬兩銀子的財物,再加上金陵祖籍的府邸田地,以及各省的店鋪,家產總值能過百萬,已經足夠豪富了。
但是與八大鹽商一比,就相形見絀了。
薛蟠合起賬簿,笑著說道,“竟然查抄出這麼多財物,確實算是一喜,不過鄭大人沒有忘記,此次查抄八大鹽商的真正目的吧?”
鄭昀笑著說道,“這個本官當然不會忘記,多賴薛大人計劃妥當,行動迅捷,沒有給他們銷燬罪證的機會,所以這次查抄,收穫良多,雖然暫時還沒有找到八家參與刺殺林大人的直接證據,但是單憑查抄到的罪證,已經能把他們釘死了!”
這也是薛蟠在沒有真憑實據的前提下,就敢對八大鹽商動手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屁股本就不乾淨,查抄出證據,是必然的事情。
別的且不說,單是販賣私鹽的證據,就夠八大鹽商喝一壺的。
販賣私鹽可是殺頭的重罪,只這一項,就夠八大鹽商受的了。
鄭昀雖然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在此之前,一直在京城負責錦衣衛全域性,並沒有實際處理過具體桉件,雖然多有耳聞,但是真的事到臨頭,依然覺得薛蟠貿然對八大鹽商動手,太過冒險。
但是現在,面對從八大鹽商家中查抄出來的鉅額財富,別說已經查到他們實在的罪證,就算沒有,鄭昀也不介意炮製出一些,栽贓在八大鹽商身上。
薛蟠雖然是負責偵辦林如海遇刺事件的欽差,但是鄭昀作為錦衣衛指揮使,親自來到揚州,當然也不會是打醬油的。
現在,別的暫且不提,光是從八大鹽商家中查抄出的這筆鉅款,就足夠錦衣衛抹平在此事上的過失,還能立下不少功勞。
鄭昀作為永昭帝潛邸侍衛,能做到錦衣衛指揮使,已經達到人生的巔峰,官職升無可升,但是功勞卻誰都不會嫌多。
而且,作為永昭帝的心腹,對永昭帝的苦惱,鄭昀自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