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蟠為什麼初入官場,就能得到永昭帝的青眼,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生財有道,能夠為財政窘困的朝廷開闢財源。
鄭昀只恨自己沒有薛蟠那樣的本事,不能為永昭帝分憂。
但是現在,從八大鹽商家中,查抄出堪比朝廷兩年賦稅的鉅額錢財,此舉不僅僅是立些功勞那麼簡單,勢必會對劉漢帝國的朝局,造成深遠影響。
薛蟠有這麼一樁大功勞傍身,今後的前程,光明一片。
別看他現在才是區區正六品小官,但是一來年輕,二來能在實事,三則有諸多實在政績,官職提拔的速度,一定不會慢了。
鄭昀也不得不對他高看一眼。
二人正在對著查抄賬簿,開懷大笑,忽有錦衣衛揚州衛所的百戶興沖沖地跑過來稟報道,“大人,下官在白家家主的私信中,翻找出一封他與貴州都指揮使司衙門都指揮僉事的書信,裡面提及,白家家主請貴州都指揮僉事盜賣軍械的事情,盜賣的軍械中有十幾架弓弩!”
鄭昀聞聽,大喜過望道,“書信在哪裡?快拿來給我看。”
百戶從懷中掏出查抄到的書信,遞給鄭昀,鄭昀掏出信紙大致一看,拍桉叫道,“太好了!又這一份信,白家家主密謀刺殺林大人的罪證,就坐實了!”
林如海遇刺事件,之所以駭人聽聞,除了他的身份,是朝廷重臣,事情又發生在揚州這樣的繁華之地,刺客又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動的手之外,還有一個刺眼的細節,是刺客使用的刺殺工具,乃是軍械弓弩!
劉漢帝國和所有封建王朝一樣,對軍械弓弩,管控十分嚴格,民間若有私藏,一經查實,便是謀逆重罪。
八大鹽商刺殺林如海,動用到弓弩,目的就是為了萬無一失,為此還在所有弩箭上,侵染了劇毒。
可是沒有想到,林如海的身邊,竟然有一個善使火槍的吳洋,吳洋所用的火槍,又是薛蟠花費重金,請中華西洋兩方面的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武器。
刺客所用弓弩,雖然是軍械,威力也算犀利,但是和吳洋所用的燧發火統,卻相差了一個世代,不防之下,被吳洋反殺,並不算意外。
原本,在八大鹽商的計劃中,刺客用弓弩射殺林如海之後,會把所用弩箭也收走,不留明顯證據。
但是因為被吳洋反殺得手,不僅沒能刺殺成功,還把所用的軍械弓弩暴露了。
揚州知府楊碩,就是在看到在刺殺現場遺留的軍用弓弩之後,才感覺此事重大,勢必難以遮掩,才下大力氣,發下海捕文書,在揚州地界搜尋刺客。
因為反應及時,動作迅速,才在刺客遁逃之前,捉拿到那三位行動不便的受傷刺客,算是為揚州府衙,挽回了一些顏面。
劉漢帝國的軍用弓弩,全都是工部軍器局出產,弩身上都可有編號,下發給軍隊的時候,都在兵部留有檔桉,每一把弓弩都能追朔到源頭。
刺客所用弓弩,雖然特意刮掉了弩身上的編號,但是經過官方鑑定,確定來源,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以有了這封白家家主的私信,刺殺林如海事件主謀的身份,已經無可辯駁了。
至此,林如海遇刺事件的證據鏈條,全部齊備,剩下的就是審訊定罪了。
薛蟠雖然是皇帝親自任命的欽差,按理說對後面的審訊定罪,也有話語權,但是他卻懶得理會這些雜事了。
薛蟠把揚州知府請來,和林如海、鄭昀一起,召開了一個只有他們四人參加的閉門會議。
他們四人,可以稱作此時揚州城內的官面“四巨頭”。
其中,鄭昀的官職最高,是正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林如海則是從三品的兩淮鹽運使司主官,楊碩的揚州知府,是正四品。
薛蟠的正六品崇文門稅關衙門副提舉,和正七品的煤務提舉司提舉,在官職上,比他們三人都要低很多,但是因為有皇命欽差的身份,反而成為此次會議的主持人。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喜歡紅樓之薛霸王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薛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