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拉起來之後,在於清軍的對陣中,連戰連勝,轉戰多地,把清軍趕回長江以北。
隨後挺進南京,南明小朝廷無力抵抗,明朝徹底滅亡。
劉肇基於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在南京稱帝,國號為漢,年號天隆,劉肇基為天隆帝。
天隆帝隨後誓師北伐,經過十年奮戰,終於在1657年,光復北京。
那個時候,天隆帝已經賓天,宣武帝繼位,光復北京之時,已是宣武三年。
北京攻防戰前後歷時兩年有餘,清軍在最後撤退之時,又對城內大肆破壞,所以光復之後,經過六年修繕,直到宣武九年,公元1663年,劉漢才遷都北京,改北京為京城。
而南京金陵城,卻沒有像前明一樣,留為陪都,而是直接降格為金陵城,以宣誓劉漢抵禦滿清的決心。
滿清在撤出北京,返回老家遼東之後,仍然儲存有一定的戰力,再加上與蒙古諸部聯合,對劉漢依然保持著巨大的軍事壓力。
宣武帝薨逝於宣武二十一年,也即是公元1675年,原本歷史上的康熙十四年。
但是這個世界,滿清卻已經沒有了康熙帝。
劉漢建立之前,清軍南侵不利,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便以順治帝年幼,無法執掌軍國大事為由,請順治帝退位,自立為帝。
多爾袞英年早逝之後,帝位沒有傳給他的兒子,而是遵照滿清傳統,傳給了多爾袞的胞弟多鐸他在這個歷史線上,沒有因天花而死)。
滿清就是在多鐸治下,丟掉北京,被重新趕回山海關之外的。
宣武帝之後,萬靖帝繼位。
萬靖帝一面北御滿清、蒙古諸部,一面大力恢復、發展經營中國,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憑藉更深厚的國力底蘊,劉漢在萬靖帝治下,對滿清形成了全面壓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萬靖帝二十八歲繼位,直到萬靖三十七年,也即是公元1712年,歷史上的康熙五十一年,突發重疾,為了保證國家有序過渡,便提前遜位,傳位於永昭帝。
不想,萬靖帝遜位之後,病體卻逐漸康復,以至於當下的劉漢,呈現出兩帝並立的局面。
現在,是永昭三年,永昭帝已經登基三年,但是於國事上,依然處處掣肘於身體越來越硬朗的萬靖帝。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薛蟠與薛母、薛寶釵,帶著家中浮財約計五十萬兩白銀,並一干丫鬟、婆子、小廝、僕從,在金陵城外碼頭登船,從長江轉入大運河,北上赴京。
這一日,薛家船隊停靠在揚州碼頭。
揚州雖然在六七十年前,經歷了那場慘禍,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此時已經完全恢復舊貌,繁盛程度於金陵相比不遑多讓。
薛家在揚州也有產業,薛家船隊要在這裡停靠幾日,以銷算舊賬。
舊賬銷算之後,薛蟠又陪薛母、薛寶釵,並香菱、鶯兒等人,在揚州遊玩了幾日。
薛家雖然在南北數省,都有產業鋪子,但是之前有薛父操持,薛父辭世之後,就只有薛母來勉力維持了。
薛母一介女流,無法像薛父那邊親往各地巡視,這幾年一直坐困金陵,這次赴京,途徑各地,本就有核銷舊賬,巡視鋪子的意思。
現在有了支稜起來的薛蟠,雖然大事依然由薛母抓總,但是出面巡視鋪子的活計,好歹不需要薛母親自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