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嶺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棋盤嶺對日軍車隊的伏擊戰。1938年9月2日夜,新四軍第4支隊特務營和第7團第3營4個連及兩個便衣班,從掛車河出發,拂曉進抵安徽省安慶至桐城公路上之棋盤嶺埋伏。3日晨9時許,日軍汽車80餘輛駛近棋盤嶺隘口。便衣班首先頭兩輛擊毀,第3輛汽車亦被集束手榴彈炸翻,後面汽車相繼停下,長約10公里;新四軍迅速出擊。日軍下車亂竄,被火力大量殺傷,其餘退至棠梨山頑抗。此次戰鬥歷時半小時,共擊毀日軍汽車50餘輛,擊斃日軍70餘人,繳獲步槍21支、子彈700餘發、小太陽旗百餘面、防毒面具20餘套、指南針20餘個、檔案兩挑、照相機兩架、食品罐頭200餘箱及其他用品。新四軍亡幹部1人、班長1人,傷7人。
前隍戰鬥
新四軍在蘇南前隍反擊日軍進攻的戰鬥。1938年9月9日,日軍糾集鎮江、句容、丹陽、金壇縣城和天王寺等據點的2000餘人,分五路合圍新四軍第1支隊駐地前隍。第1支隊特連和第1團第2營進行反擊,在華山一帶粉碎日軍的合圍,斃傷日軍30餘人,第1支隊司令部旋即移至溧陽縣前馬附進的宋巷裡。
花子崗伏擊戰
新四軍在皖中花子崗對日軍車隊的一次伏擊戰。1938年9月12日,新四軍第4支隊第7團第1營在安徽省舒城至合肥公路的花子崗,對乘車前往合肥的日軍第116師團一部進行伏擊。經兩個半小時激戰,擊毀汽車41輛,擊斃日軍80餘人,繳獲步槍24支,輕機槍1挺,防毒面具12套。
鐵鋪嶺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鐵鋪嶺對日軍的伏擊戰。1938年9月,新四軍第4支隊第7團第3營從安徽省懷寧縣東北的洪家鋪出發,進至安慶西北的鐵鋪嶺一帶活動,破壞安慶至桐城公路上日軍的運輸。13日中午11時許,從安慶方向開來日軍汽車3輛。設伏之新四軍以手榴彈將第1輛打翻在水溝內。車內日軍掙扎著爬出水溝。此時第2輛汽車駛至,日軍蜂擁下四,與水溝內爬出之日軍會合,共約20餘人,退至老陳屋頑抗。第3輛車亦開至,遭到新四軍攻擊,向後開動逃跑。設伏之新四軍迅速迂迴至老陳屋背後,將日軍完全消滅。整個伏擊戰歷時半小時,擊斃日軍分隊長1名、士兵28名,繳獲長槍28支、手槍1支、日本旗1面、軍用品一批。新四軍亡士兵4人,傷1名。
棋盤嶺第二次伏擊戰
新四軍在皖中棋盤嶺對日軍的又一次伏擊。1938年9月3日,新四軍第4支隊第7團第3營在安徽省安(慶)桐(城)公路之棋盤嶺伏擊取勝後,日軍由桐城派出裝甲車兩輛,載步兵1箇中隊(100餘人),每天來往巡查桐城至新安渡間公路。新四軍第7團第3營於9月17日再次在棋盤嶺設伏。上午11時,日軍騎兵60餘人從新安渡北上,後有汽車百餘輛跟進。接著又發現楊西橋附近日軍裝甲汽車向南駛來。第3營對新安渡前來之敵堅決阻擊,重點伏擊兩輛裝甲車。第一輛被擊毀,炸死敵10餘人。第2輛的日軍倉皇下車,利用地形頑抗,雙方相持約30分鐘。新四軍從右側向敵迂迴,敵向洪家山退卻。新四軍猛追,直撲堤岸,將敵大部消。殘敵30餘人向楊西橋方向潰逃。其時,警戒班對北上的日軍騎兵以機槍猛烈射擊,阻擊敵前進。戰鬥共持續1個多小時,擊斃日軍聯隊長、中隊長等軍官4人、士兵80餘人,傷6人,擊毀裝甲車輛,斃馬4匹,繳獲步槍38支、手槍5支,左輪槍2支、軍旗12面、子彈2000餘發。戰後安桐公路5天不通車,桐山、舒城、潛山之敵被迫撤退。新四軍亡排長1人、班長1人,傷副排長以下6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薛埠戰鬥
新四軍在蘇南薛埠鎮一帶對日軍的襲擊戰。1938年9月20日至10月3日,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一部在江蘇省金壇縣以西薛埠鎮、天王寺一帶,對日軍第15師團一部進行襲擊,共斃傷日軍大尉中郎啟和等官兵126人,俘日軍1人。新四軍傷亡20餘人。
大官圩戰鬥
新四軍在皖南大官圩反擊日軍“掃蕩”的戰鬥。1938年9月下旬,新四軍第2支隊第4團在安徽省當塗縣大官圩對日軍第15師團一部開展反“掃蕩”戰鬥,共斃傷日軍60餘人。
1938年十月以後
祿口戰鬥
新四軍在南京郊區祿口襲擊日軍的戰鬥。1938年10月1日夜,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第1、第8連進至江蘇江寧縣橫溪橋東北地區,準備於2日上午在祿口與秣陵之間伏擊日軍之交通運輸車隊。2日天明後,獲悉日軍汽車1輛由南京開來,已進祿口。當即派出便衣10名進入祿口,見日軍兩名在街閒遊,即舉槍射擊,斃傷其各1人。隨後尖兵排發起衝鋒。經激戰,擊斃日軍事家13人,傷2人,擊毀汽車1輛,炸燬輕機槍林彈1挺,步槍7、8支,繳獲偽軍輕機槍1挺、步槍8支。新四軍亡幹部1人、士兵6人,傷士兵2人。
無為、廬江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無為、廬江討伐反動武裝的戰鬥。1938年10月,新四軍第4支隊根據國民黨安徽省政府電令,派出第7團、手槍團和特務營,討伐無為、廬江兩縣勾結日軍、破壞抗日的原任縣長及其反動武裝。23日上午,手槍團和特務營攻入無為縣襄安鎮,全殲駐襄安的無為縣警備司令部和保安大隊,俘警備司令等600餘人。當日下午,第7團和特務營攻入無為縣城,先後又殲5個保安大隊。11月2日深夜,攻入廬江縣城,經10小時巷戰,活捉警備司令,殲保安大隊1000餘人。兩次討伐共殲2800餘人,繳獲各種槍1600餘支。
竇樓戰鬥
新四軍遊擊支隊對日軍的首次戰鬥。1938年10月,新四軍遊擊支(第6支隊前身)由河南省西華縣渡黃水,越淮(陽)太(康)公路,向預定目的地鹿邑前進。其時淮陽城內駐有日偽軍200餘人,太康有日軍騎兵300餘人,其西南25裡之洪山廟、四柱村亦有日軍騎兵百餘。淮太公路上常有日軍騎兵及汽車往返。10月26日,遊擊支隊進抵淮陽東北50裡處之竇樓及其附近宿營。27日,日軍騎兵百餘人由戴集(距竇樓18裡)向遊擊支隊進攻。遊擊支隊以直屬隊控制竇樓,第1大隊一部佔領馬菜園以北起伏地鉗制敵人,第2大隊一部向敵迎擊,以第1大隊另一部由竇樓東南向敵側擊,以第2連由西而東向敵包圍。激戰約兩小時,日軍受三面突擊,不能支援,終於被擊潰。此戰擊斃日軍少尉林津等官兵10餘人,傷敵多人,餘敵逃回戴集。新四軍亡排長1人,支隊參謀長張震及參謀1人、排長1人、士兵10餘人負傷。
運漕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進攻偽軍據點運漕鎮的戰鬥。1938年10月中旬某日凌晨4時,新四軍第4支隊第9團第2營向安徽省含山縣運漕鎮發起進攻。該鎮為長江北岸之要隘,交通發達,可控制與威脅長江和淮南鐵路,是日偽軍活動的中心點之一,駐有偽蘇皖豫三省“剿匪”總司令郭挺所部第5支隊第1大隊3箇中隊約200餘人。攻擊開始後又獲悉夜間12時有偽軍兩個中隊計150餘人開抵運漕。敵人兵力雖有增加,新四軍仍按原計劃堅決進攻,直衝北街偽軍司令部,將偽軍1箇中隊完全繳械。4連繼續向東街發展,6連進襲西街偽軍大隊部,5連從東街衝進。經1個半小時激戰,天明前佔領運漕鎮,擊斃偽軍50餘人,俘160餘人(內偽軍副司令1人、大隊長2人、中隊長4人、分隊長6人),繳獲步槍150支、輕機槍6挺、駁殼槍21支、日式盒子槍3支、左輪槍7支、小手槍10支、馬槍4支、軍用品一批。救出被關押群眾140餘人。新四軍無一傷亡。
馬家園戰鬥
新四軍在皖南馬家園反擊日軍進攻的戰鬥。1938年10月,溯長江西上進犯武漢之日軍為掩護航運,派出一部攻佔安徽省銅陵縣大通鎮,轉犯青陽縣,與國民黨第50軍對峙。駐宣城縣灣沚鎮日軍為配合在大通沿江的“掃蕩”,向南陵縣門戶弋江鎮進攻。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第1、第3營,第6團第3營,第1支隊第1團第2營等部,為粉碎日軍進攻,並配合國民黨第50軍作戰,決心守備南陵縣夫子決、馬家園至西河一線,以運動防禦打擊進犯之敵。10月30日晨6時,與灣沚來犯之敵500餘人(內騎馬兵100餘人)激戰於清水潭,斃傷敵百餘人。8時許,又與敵激戰於紅花鋪,斃敵10餘人。11月3日,日軍增兵400餘人,分四路圍攻並佔領馬家園、十甲村等地。新四軍猛烈反攻,收復了馬家園。日軍被迫退至紅錫鎮、紅花鋪兩地。3日晚,新四軍派出精悍小隊襲擊灣沚和九里山之敵,造成敵極大恐慌。4日拂曉,新四軍又襲擊紅杵樹。敵被迫於4日上午退回灣沚。此次戰鬥前後歷經6日,斃傷日軍300餘人。新四軍傷亡32人,其中亡排長1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1939年軍隊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