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8年軍隊戰績
幾個第一次
蔣家河口戰鬥
新四軍對日軍的首次戰鬥。1938年5月12日,新四軍第4支隊第9團一部,在安徽省巢縣(今合肥巢湖市)東南蔣家河口設伏。中午,日軍第6師團坂井支隊巢縣守備隊乘船至運漕河(裕溪河)西岸一帶搶掠,新四軍當即進行狙擊。
韋崗戰鬥
新四軍在長江以南對日軍的首次戰鬥。1938年6月,新四軍先遣支隊在粟裕率領下進抵南京鎮江之間,破壞了下蜀街鐵路。17日凌晨2時,先遣支隊步兵6個班,輕機槍1個班,短槍1個班,冒雨進抵鎮江東南15公里之韋崗(原稱衛崗,今屬江蘇丹徒縣)設伏。上午8時許,日軍野戰重炮兵第5旅團司令部和所屬部隊人員乘汽車自鎮江南駛,進入伏擊圈後,新四軍突然發起攻擊。
竹子崗伏擊戰
新四軍俘獲日軍軍官的首次戰鬥。1938年6月28日,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一部在江蘇省鎮江西南竹子崗、孔家邊地區(今屬丹徒縣),伏擊日軍車隊及來援之日軍400餘人,斃傷日軍20餘人,俘日軍特務機關經理官弦政南,擊毀汽車6輛。
新豐車站戰鬥
新四軍的首次夜間戰鬥。新豐車站在京(南京)滬鐵路鎮江與丹陽之間,駐有日軍第15師團松野聯隊廣江中隊40多人,還有特務、漢奸、路警等,共約100餘人。1937年6月30日下午,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1營自丹陽縣延陵鎮出發,隱蔽進抵新豐車站東南18裡之東風。7月1日夜11時許對駐新豐車站日軍發起突然攻擊,並與敵進行白搏鬥,殲滅日軍10餘人。又用火攻,將固守房屋的日軍30餘人全部燒死,並燒燬車站。此次戰鬥歷時1個半小時,繳獲步槍6支、刺刀6把,並和地方抗日自衛團一起破壞鐵路一段,電話杆數十根。新四軍亡士兵4人,傷幹部3人、士兵3人。
句容戰鬥
新四軍首次攻入日軍所佔縣城的戰鬥。1938年8月,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為配合國民黨第79軍向蘇南丹陽、武進的進攻,決定以主力襲取江蘇省句容縣城。12日夜,第2團進抵距句容縣城約4公里之吉利隱蔽,部署兵力;第2營往東昌街,向鎮江方向警戒,破壞道路、橋樑;第3營進襲句容城北門外飛機場,並對湯山、東昌街方向實施警戒;支隊特務連配合地方武裝在天王寺至句容間之五港、雙廟、張廟一帶阻敵,並破壞公路,掩護攻城部隊;第1營乘夜暗用雲梯突入城內,順利佔領東南門。第3營亦入城作戰。經巷戰,佔領商會及偽自治會。日軍一部固守樓屋。新四軍放火焚燒,燒死日軍和漢奸數十人。接著又向偽縣政府及天主教堂進攻。敵負隅頑抗,新四軍以火力封鎖正面,從側面縱火焚燒。城外飛機場房屋亦被完全焚燬。攻入城內之新四軍一直堅持到13日上午9時主動撤出。此次戰鬥共斃傷日軍40餘人,繳獲步槍2支、手榴彈2箱、子彈5000餘發、其他軍用品若干。新四軍傷亡10人。
對土匪戰鬥
舒西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舒城西打擊土匪武裝的戰鬥。1938年7月10日,新四軍第4支隊手槍團應安徽省舒城縣縣長、愛國人士陶若存的請求,星夜趕赴舒城西鄉,對盤踞張母橋、天龍庵的土匪武裝進行打擊,以開展抗日鬥爭,保護人民群眾。經激戰,殲滅土匪武裝300餘人,俘匪首羅大剛。
朱門戰鬥
新四軍在蘇南朱門打擊土匪武裝的戰鬥。1938年7月6日,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一部在第2支隊第3團配合下,在江蘇省江寧縣朱門地區對依附日軍、殘害人民、破壞抗日的土匪武裝朱永部進行攻擊,全殲該部800餘人,活捉朱永祥,將其解送國民黨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法辦。
店埠戰鬥
新四軍在皖中店埠打擊土匪武裝的戰鬥。1938年12月29日,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於安徽省合肥縣店埠鎮,對漢奸土匪武裝劉孟乙部進行打擊,活捉匪首劉孟乙,全殲該股土匪200餘人,繳獲戰馬10餘匹。新四軍傷亡戰士1人。
1938年七月到九月
京蕪鐵路伏擊戰
新四軍在皖南襲擊日軍軍用火車的戰鬥。1938年7月6日,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一部在安徽省當塗與蕪湖之間,伏擊京(南京)蕪鐵路上日軍運輸物資之火車,擊毀日軍軍車1列,繳獲大批軍用品。
新塘戰鬥
新四軍在南京郊區對日軍的伏擊戰。1938年7月10日晨,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2營(缺第5連)在南京至句容公路上的新塘附近設伏。句容縣城駐有日軍300餘人。京句公路是敵人後方交通的生命線,運輸頻繁。10日上午,汽車9輛載日軍100餘人,並附有步兵重武器,自南京向新塘駛來。兩輛在前,其餘7輛在後方一二百米跟進。日軍一進入新四軍的伏擊圈,即遭到猛烈襲擊。日軍下車頑抗。激戰約半小時後,日軍自句容縣城和湯山鎮派出援兵500餘人,並有汽車、坦克、騎兵等,在飛機掩護下,向新四軍逼近。新四軍遂迅速轉移。此次戰鬥持續約1小時,斃傷日軍40餘人,擊毀敵汽車兩輛。新四軍無傷亡。地方武裝傷、亡1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丹陽戰鬥
新四軍在皖南小丹陽一帶粉碎日軍“掃蕩“的戰鬥。1938年8月22日,日軍為保護(南京)滬、京蕪鐵路的交通運輸,集中4500餘人,在20餘架飛機及坦克、大炮掩護下,分八路向安徽當塗縣小丹陽、雞籠山一帶新四軍駐進攻。新四軍第2支隊以小部兵力進行阻擊,主力在小丹陽對敵一路給予打擊後,跳至外線,對當塗之敵和南京、江寧縣陶吳鎮等地日軍進行襲擊。第1支隊發動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對京杭、京滬、句容、丹陽等鐵路、公路展開破襲。至8月26日,日軍被迫退卻。此次戰鬥共擊斃日軍20餘人,擊傷30餘人,繳獲噴煙筒60餘個、軍用品一批,並收復了小丹陽、薛鎮、護駕墩、橫溪橋、桑園鋪、博望等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新四軍無傷亡。
珥陵戰鬥
新四軍在蘇南珥陵為支援國民黨軍而對日軍的襲擊戰。1938年8月23日,國民黨第79軍進入江蘇省武進、丹陽之線。同日,金壇日軍約200人,並有輕重機槍6挺,炮2門,乘小火輪沿金丹河向北進犯。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3營為掩護友軍作戰,在日軍迫近丹陽縣之珥陵時,即向日軍進擊。第7連為突擊隊,首先在東方橋東側河邊展開;第9連配合地方游擊隊百餘人,對丹陽方向實施警戒並擔任掩護。日軍登陸後搶佔高處,依託堤埂進行頑抗。新四軍利用稻田禾苗作隱蔽連續衝鋒,經5小時激戰,擊斃日軍軍官3人、士兵29人,擊傷日軍軍官2人、士兵15人,活捉日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