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色芬芳 > 偷心賊 四十三

偷心賊 四十三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孫傳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遠,山東省泰安府泰安縣人、教育家孫復之後,直係軍閥首領,與張作霖、吳佩孚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恪威上將”,人送外號“笑面虎”,號稱“東南王”,是直系後期最具實力的大軍閥。

孫傳芳幼年孤苦,寄人籬下,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國赴日本留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宣統元年(1909年)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軍閥勢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佈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任五省聯軍總司令。期間擁兵數十萬,積極進行軍事改革,重用知識分子,裁減賦稅,善待農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國十六年(1927年)2月組織兵力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主力軍消耗殆盡一蹶不振。

人物生平

貧苦童年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4月17日,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祝陽鎮下喬莊村(祖籍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範鎮岔河村)。早年父孫育典病故,生活陷入貧困。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4歲的孫傳芳一家受其嬸母虐待,隨其母逃荒至歷城謀生。長姊嫁商河縣程姓,次姊適歷城縣逯姓。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0歲的孫傳芳一家又隨其母去商河,就食於程家。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孫傳芳又隨其母及三姊避居濟南。適有山東巡撫袁世凱部下武衛右軍執法營務處王英楷,其妻患瘋癲,經人說合娶孫傳芳之三姊為二房,並供養孫傳芳母子生活。時孫傳芳年已15歲,附讀於王家,從此他把出生地改為山東歷城。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調保定,孫傳芳及其母親跟著姐夫王英楷遷往保定居住。

求學之路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夏,袁世凱創練常備軍,設陸孫傳芳軍練官營於保定東關外,以馮國璋任練官營總辦。是年8月,孫傳芳經王英楷薦入練官營當學兵,編入步兵科第三班。孫傳芳天資聰敏,且知用功,所有軍事課程,一讀便通,故而學科與操法之考試,往往名列前茅。同年在陸軍練官營畢業後,孫傳芳又經馮國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其同學好友有蔡玉標(蔡玉標後來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工兵科教官,其學生有葉挺、鄧演達、陳寶倉等)。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夏,孫傳芳從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畢業後,北京練兵處考選陸軍學生派往日本留學,速成武備學堂選40餘人去京應試,其中就包括孫傳芳、周蔭人、盧香亭等人。經考試錄取,並於同年8月由留學監督趙理泰率領各省留日生百餘人,由天津轉上海乘“大智丸”赴日。抵日後,先入東京牛達區振武學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孫傳芳畢業後,派入日本陸軍第十師步兵聯隊充候補生。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1月,孫傳芳入東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岡村寧次任中國留學生的區隊長。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又回原步兵聯隊見習3個月,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3月回國。

初試鋒芒

清宣統元年(1909年),回國後,孫傳芳先返回濟南結婚,娶妻張氏。然後來天津到直隸督練公所報到。同年8月,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陸軍部考試,由陸軍部尚書鐵良任主考官。同時參加考試的留日士官生有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張鳳翔、劉存厚、趙恆惕、尹昌衡等人,孫傳芳被授予步兵科舉人,並授步兵協軍校。孫傳芳經陸軍部複試後,返天津督練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陸軍第二鎮第三協第五標教練官。當時第二鎮的統制為馬龍標,駐保定;第三協的協統為王佔元,駐永平;第五標的標統為王金鏡。孫傳芳為人健談,善於應對聯絡,不僅在本協本標內與人相處融洽,即對於他鎮他協亦常有來往,因此頗受協統王佔元的賞識。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孫傳芳調任第二師輜重第二營營長。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孫傳芳曾隨王佔元在河南省固始一帶參加“追剿”白朗農民起義軍的戰役。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王佔元提升孫傳芳為該師步兵第六團團長。此時孫傳芳與師參謀長何佩瑢成為王佔元之左右手。

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王佔元代湖北將軍,當以何佩瑢為參謀長,因何常駐北京聯絡,王佔元乃派孫傳芳代行其職。

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王佔元任湖北督軍,調任孫傳芳為第三旅旅長,不久,升為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孫傳芳又升任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在王佔元的提攜下,孫傳芳得展才幹,頗受王的信任,倚若智囊,時常充當湖北代表對外接洽公務,有時甚至代表督軍檢閱師旅,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

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夏,湘軍襲鄂,王佔元命孫傳芳率兵迎戰,湘軍敗退,旋孫傳芳接任第二師。同年7月,直皖戰爭起,皖軍戰敗,王佔元秉承直系首領曹錕意旨,將皖系之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扣押武昌,以孫傳芳代替,並由孫傳芳改編皖系殘餘部隊。

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湘鄂戰爭又起,湖南趙恆惕、夏鬥寅發兵攻襲鄂南,王佔元任命孫傳芳為新嘉蒲通警備司令,率第二師應戰,總司令部設趙李橋車站。孫傳芳派孟昭月及張允朋兩旅在得勝山、鐵山咀、官山口一帶與湘軍對抗,大戰10晝夜,受挫,退而集結於武穴(廣濟)休整,王佔元下臺。第八混成旅旅長靳雲鶚為前敵總司令,率部進駐茶庵嶺。曹、吳名為援鄂,實為驅王,曾有“援鄂不援王”之語。援鄂大軍開往前線,靳雲鄂部向湘軍猛攻,吳佩孚又親自率兵乘兵輪直搗岳陽,湘軍被水陸夾擊,敗退長沙,被迫與吳佩孚議和。

由鄂援閩

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直奉戰爭爆發,奉軍戰敗,孫傳芳直系勢力日盛。曹、吳既置齊燮元於江蘇,又置蕭耀南於湖北,惟福建、浙江仍在皖系手中,勢在必取,於是有援閩之議。直皖戰爭後,福建督軍李厚基試圖依附直系,後徐樹錚從北京逃來福州,策動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長王永泉驅李,以幫辦代行職務。同年秋,曹錕召孫傳芳至京,命其發兵援閩,由江西蔡成勳為之後援,並偕同駐贛第十二師周蔭人一同前往。孫傳芳受命後,赴洛陽見吳佩孚,吳面允由湖北蕭耀南接濟開拔軍餉,由漢陽兵工廠補充槍支彈藥。為此孫傳芳又來武昌,從財政廳領到軍餉30萬元,從漢陽兵工廠領到約值7萬元的彈藥。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初,一切佈置就緒,孫傳芳即由宜昌赴南昌,約定周蔭人並邀請督署參謀長劉宗紀一道入閩。復由九江秘密赴南京,與江蘇督軍齊燮元達成在適當時機夾攻浙江盧永祥的協議。福建幫辦王永泉,直隸省人,亦繫留日士官生出身,當時在直系大軍壓境下,何去何從,舉棋不定。孫傳芳致電王佔元說明周蔭人援閩,希雙方合作,王佔元當即覆電歡迎。周蔭人率部由南昌經撫州(臨川),由杉關入閩,經邵武,沿閩江而下,直抵福州,與王永泉同學相晤,暢敘舊誼。孫傳芳亦督第二師兩個旅並配備炮兵工程,相繼入閩,留張俊峰旅駐紮邵武,由孟昭月旅直驅福州。孫、週二師在王永泉、王永彝昆弟未抵抗之下,順利地進駐了福建。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3月,孫傳芳被任命為福建軍務督理。孫傳芳以劉宗紀為參謀長,王永泉仍留任幫辦,周蔭人任閩北護軍使。孫傳芳與王永泉雖是日本士官學校同學,但彼此政治背景不同,關係並不融洽,加以福建軍政實權仍多掌握在王之手中,因此孫傳芳決計驅王。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10月,周蔭人襲擊王永泉,王軍駐紮在福州甚少,無力抵抗,逃泉州其弟王永彝處,又奔廈門,後宣告下野,逃往上海。王被驅後,臧致平、楊化昭及王永彝等在閩南興兵反孫傳芳,意欲聯合粵、浙、奉系各方面力量,聯合發起倒直戰爭。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春,孫傳芳抽調兵力,交由周蔭人、盧香亭率領,並聯合福建地方勢力高義、謝定國、張毅等民軍,向閩南臧、楊發動進攻。雙方在同安一帶展開鏖戰,臧、楊敗退,經由漳州、龍巖,最後由汀州入江西,逃入浙江,投奔盧永祥。閩南民軍紛紛通款於孫、周,閩事大定。臧致平、楊化昭率殘部退入浙江境內,為盧永祥收編,對江蘇齊燮元有所威脅,成為齊進攻浙江的藉口。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江浙戰爭起,雙方陳兵於淞滬之間。孫傳芳與齊燮元原來就有合力夾擊浙盧之密謀,在此江浙戰端初啟之際,孫傳芳即令其駐洛代表王金鈺向吳佩孚請纓,入浙援蘇,吳允其所請。孫傳芳以閩浙聯軍總司令名義,出兵援齊。是時,奉天張作霖提兵西向入關,援助盧永祥,通電討直。孫傳芳揮師北上,直指閩浙界上之仙霞嶺。孫傳芳派盧香亭及謝鴻勳兩個旅向仙霞嶺挺進,命孟昭月旅為後繼。

稱雄東南

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以後曹錕、吳佩孚兵潰失勢,曹錕被馮玉祥囚於中南海延慶樓。同年11月,段祺瑞上臺執政,但北京政府實際上處於馮玉祥、張作霖的共同控制之下。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孫傳芳被授予恪威上將軍勳位。同年春,孫傳芳派人去北京奔走於段祺瑞門下,以取得段對他的諒解與支援。段也有意拉攏他,在孫傳芳得第三個男孩時,曾遣龔維疆(與孫在日本同學)來杭致賀,並以翠根小玉牛相贈。孫傳芳表示段為其師輩,自當竭誠擁戴。為了討好粵方北伐軍,復令赴滬面見章太炎,晉贄2000元;又訪國民黨要人張繼,試圖與南方聯絡,以緩後顧之憂。孫傳芳一方面積極打通各方關係,一方面整頓內部實力,等待機會,再圖擴張。孫傳芳主浙以後,在浙尚有皖系王賓鎮守使及陳樂山第四師的部隊,孫傳芳派盧香享、謝鴻勳、張俊峰出兵清除。段祺瑞對此亦無可奈何。其後,他又對部隊加以整飭擴充,兵力益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